本报记者 王妍
澧水河畔,天门山下,塔吊林立,车辆穿梭,焊花四溅的场面随处可见。特别是在张家界荷花机场航站楼高架桥施工现场,伴随着轰鸣的声音,工人们正在绑扎钢筋、浇灌混凝土,忙得热火朝天。
2020年,市发改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把“项目为王”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1-12月,141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5亿元,比上年增长9.3个百分点。26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70亿元,占年计划任务的150%。在省市重点项目的带动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6%,比上半年提升7.9个百分点,连续六个月保持正增长,投资增速呈现稳定回升、支撑明显增强的态势。
一马当先助力复工复产
项目建设对于任何一个城市来说,是增长的后劲、发展的依托。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2月下旬,市发改委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组建了市重点项目和企业复工复产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实行“每日一调度、每日一报告、每日一通报”,每天对项目复工率、企业复产率进行排名,有效促进了项目企业复工复产。
同时,市发改委对照复工复产目标任务,制定了项目复工企业复产清单、“时间表”和“路径图”,挂图作战,高位推动。为更好地协助企业项目做好疫情防控、政策衔接、服务保障等工作,市发改委全面梳理落实国、省复工复产支持政策,争取中央预算资金和专项债券18.7亿元;另一方面,全力推进复工复产政策兑现“一件事一次办”,兑现市本级复工复产政策事项(18项)全面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6月,市发改委还及时为项目、企业协调筹集37200个口罩、5830斤消毒液、2284斤酒精、22把额温枪等防疫物资,进一步为企业复工复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如既往扩大有效投资
为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持续推进湖南电网10千伏城市及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新开工建设桑龙高速、炉慈高速公路、张官高速、荷花机场改扩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5G网络加快推进,累计完成投资4.8亿元,建成基站739个,开通基站669个;30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已全部启动实施,其中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实事项目11件……
作为项目投资的主管部门,市发改委聚焦“5个100”壮大产业投资、紧盯重大项目稳定基础设施投资、围绕关键薄弱环节提升民生投资、强化要素保障强力推进投资落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此外,8月27日,我市还出台了《张家界市开展“六大工程”秋季攻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从今年8月至12月底,全市上下相关部门要深入开展项目建设等“六大工程”秋季攻势专项行动,从而全面确保实现我市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截至11月底,6个省“五个100”项目完成投资27.13亿元,占年计划投资任务的123%;市“52151”项目完成投资98.6亿元,占年计划投资任务的86.6%。引进重大招商项目62个,签约金额646.46亿元;引进三类500强项目2家,完成年初下达目标任务的200%;引进人才10名,完成年初指标任务的100%。
一以贯之夯实项目建设
2020年,对于全市来讲,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项目建设面临疫情冲击带来的复工用工难、资金筹措难、用地保障难、招商引资难以及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市场需求疲软、“六保”“六稳”压力加大等多重风险。
一年里,市发改委坚持以“产业项目建设年”“52151”行动计划和三年集中攻坚行动(2019-2021年)统揽项目建设工作。创新思路,精心编制了《张家界市2020年重点项目建设项目目标任务分解方案》,分解细化目标任务,扭住关键环节强力推进。出台了《张家界市重点工程建设绩效考核办法》,明确单位职责,明确责任分工,坚持到人到项目,坚持一抓到底。按照《张家界市开展“六大工程”秋季攻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争分夺秒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除正确的思路引领外,市发改委还积极推进项目集中开工或投产,全年开展5次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推进了植物提取产业园、垃圾焚烧综合处理、杨家溪污水处理提质改造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的实施。建立“日跟进、周汇总、旬汇报、月通报、年考核”调度机制,市发改委按月调度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形成重点项目工作简报上报市委、市政府。市政府督查室、市发改委按季督查,形成以责促行、以责问效的项目工作倒逼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召开调度会,听取重点项目推进整体情况,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组织重点项目观摩会,对各项目单位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测评。
在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情况下,我市项目工作逆中求进,取得超过预期的成绩。
下一步,市发改委将围绕“三个高地”“四新”要求,谋划好项目清单,确保“十四五”开新局起好步。利用各部委申报明年项目的时间窗口,合力合为,特别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的发展定位,通过重大项目体现到国家专项规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