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易善任
一进入八大公山,路愈险愈陡,空气愈清新,风景愈美。
在美景中穿行,路程再远却觉很近。一路走一路拍,不知不觉来到张家界“最高村”——桑植县八大公山镇斗篷山村,此时才发现从市内驱车到此,整整花了5个小时,相当于从市内跑到株洲。
斗篷山是张家界的屋脊,斗蓬山村就成了张家界的“最高村”。
斗篷山村属高寒山区,山大人稀,28平方公里仅居住着168户668人,林多耕地少,由内半坡村和药材场村合并而成。过去,交通条件差,经济落后,几无产业。村民大多住在依山而建的木房子里,且居住分散,生活贫困。
2015年,精准扶贫的春风吹拂到斗篷山村,在驻村帮扶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帮扶下,村里成了火热的工地:修路、引水、通网、农电改造,建阳光院、新村部,实施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庭院美化、改厕……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大部分村民住上了楼房,2018年10月,该村成功实现“户脱贫、村出列”。
“斗篷山村精准扶贫的最大亮点是改厕和庭院美化,在全村掀起了‘厕所革命’。”村党支部书记刘金河介绍,驻村以前,农户家的厕所都非常简陋,臭味难闻,蚊蝇乱飞,有些厕所还是露天的。工作队进驻后,市卫健委决定对现居住在该村地域的农户进行庭院美化和改厕,并自筹资金进行奖补。在改厕方面,每户每厕补助3000元。
“斗篷山村地处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生态环境尤为重要,这是每个村民的责任和义务。”改厕倡仪一发出,村民积极响应。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的指导下,改厕如火如荼进行。
“过去蹲木板坑,现在坐马桶。水一冲,干干净净,一点臭味都没有。”贺家湾组黄道远高兴地说,幸福的笑容写在脸上。走进他家的厕所,里面亮堂堂,墙面贴砖,磁砖铺地,洁净卫生。来到院塔一角,三级化粪池上盖着厚厚的水泥板,周边绿植养眼。
“农村‘厕所革命’,不是简单地贴两块磁砖,安个便盆。要体现绿色理念,彻底解决粪便与生活污水的治理难题。”驻村第一书记向良喜介绍。
改厕,村民要配建三级化粪池,将厨房生活污水也纳入污水处理系统,化粪池的容积要达到9个多立方,才能领到3000元奖补。有些村民见工程量大,不愿建。
娄家湾组独居老人贾运科,2018年申请了改厕,因要求配建三级化粪池,一直未建。今年4月份,工作队与村两委考虑到他家实际情况,按3000元标准由村里承建,目前已完工;中心组村民胡远贵,2019年申请改厕,亦因要配建三级化粪池而不想建,看到别人家都用上了干净舒适亮堂的厕所,今年主动找到工作队和村两委要建厕所,现已建好。
“改厕,把墙砖、水泥、地板、磁砖、便盆、水管等材料费,加上施工工资,也就3000元多点,有奖补资金,自己几乎不用掏钱。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真是好,处处想到了群众的心坎上。”贺家湾组村民吴方富扳起指头算起改厕的账。
截至目前,斗篷山村已完成改厕83户,占现居住在该村地域内农户的95%,剩下的改厕工作正在推进中,争取今年底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