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20年06月21日

“我愿意成为乌中文化沟通的桥梁”

(上接1版①)

我很好奇,对于塔拉斯来说,来到位于中国南方山区的张家界,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我本以为会听到的是语言、饮食、气候这些寻常答案,没想到塔拉斯的回答出乎意料。他说:“乐团用的不少乐器是从乌克兰带来的,那里气候比较干燥。由于中国南方比较潮湿,乐器的音质发生了变化。在院长帮助下,我们买了一些适合南方气候的乐器,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塔拉斯心中,张家界不仅风景优美,当地人也都很自信、很热心,给了乐团很多帮助和支持,这也是乐团选择扎根这里的原因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塔拉斯也逐渐融入了当地文化,在演出中与观众亲切互动。脍炙人口的土家族民歌《龙船调》经常出现在乐团的演出曲目中。现场表演时,演唱者问观众有没有谁可以帮助她。观众都很熟悉这首歌,也都会高兴地回答:“还是我来推你嘛。”塔拉斯往往会故作严肃,抢先用中文向观众高喊:“我来推你嘛。”这时,观众们会回答:“不,不,还是我们来帮她。”这样的互动常引起一阵欢笑。

“我像爱自己的祖国一样爱这里”

张家界给塔拉斯的音乐创作带来了许多灵感。平时,他会带上自己的麦克风去户外散步,在路上录下鸟儿、大自然和中国民间创作的声音。

有一次,塔拉斯受邀到访一个土家族村落,在与村民的交流中得知,这个村子的居民都是土家文化传统的继承者。塔拉斯回忆道:“他们的唱腔让我很是震惊。他们告诉我这种唱腔是在模仿鸟儿的发声。”他还发现,一位村民从树上摘下一片叶子,把它含在嘴里便能发声,甚至演奏出一首类似鸟鸣的歌曲。“我也想试试,但只能发出一些不成调的声音。”塔拉斯笑着说。这段经历为塔拉斯的音乐创作注入了自然的力量,他将自然之声收入了最新的唱片集《石头上的花纹》,这正是不同文化碰撞出的硕果。

如今,塔拉斯的妻子也在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教书。塔拉斯认为:“在张家界,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很多,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谋生。在这里生活很幸福,很开心。”这让处在他乡的小两口感受到了归属感。“目前,我们一家人都在学习中文,因为我们爱中国,也想在这里一直生活下去,我妻子甚至希望在中国度过老年时光!”塔拉斯笑道。

塔拉斯的女儿也在张家界上幼儿园,塔拉斯说:“她可能比我们更懂中文,在幼儿园,老师都是用中文授课。她不仅学会了用汉语同小伙伴们交流,还时常教他们说俄语。”塔拉斯的中国缘正在不经意间向下一代传承。

疫情防控期间,塔拉斯还主动当起志愿者,参与测量街道及人群聚集地居民体温的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如音乐视频《相信》的开头,塔拉斯和成员们一同说道:“我像爱自己的祖国一样爱这里,我相信疫情只是短暂的存在,而灾难可以让世界人民团结在一起。”

塔拉斯的音乐创作还在继续。“这里让我着迷。我们还发现,张家界有一种少数民族音乐,与乌克兰民间文化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两者可以相互交流。”他说:“乌克兰有很多音乐演奏家,我希望在乌中两国之间能有更多的艺术和文化交流,我愿意成为乌中文化沟通的桥梁!”

(来源《人民日报》)

--> 2020-06-21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32024.html 1 “我愿意成为乌中文化沟通的桥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