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20年06月04日

大庸,大美哉

胡家胜

大庸二字,对于生活在张家界且上了一定年岁的人来说,是一个解不开的情结。我从小生活在这个叫“大庸”的县里,后来又叫“大庸”的市里,再之后叫张家界的地方,没有理由不产生一些认知与归属上的情感。

咋叫“大庸”呢?自识得几个字后,便对“大庸”二字没得好感,也便产生怀疑,总认为先辈们是不是脑子进水?取什么名字不好,偏取一个“庸”字?而且是“大庸”?其实,“大庸”二字一直是大庸人心中的一个死结。我心中也曾有过这样的死结:不甘平庸,所以努力!

年轻时候,看到大庸溪被写成大溶溪,倒觉得这一字之改,实在是好。在本地人眼里,落水为溶。溶,河湾,水面宽广,水势泱泱的样子。大庸——大溶,乃大河啊!于是,心中泰然处之。

自然,后来读了一些历史,对大庸二字有了一些认知。首先是来自上古流传,此地为古庸国所在地,真假莫辨,因为历史久远,但也大可不必在“庸”字前面加上一个“大”字啊。其次是来自一些所谓的正史,说大庸因名而名,所谓的“名”就是大庸(溶)溪这个地名;又大庸来自于明代的都府卫所制,此地先后设有大庸卫和大庸所。卫所应该属于军事编制,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三是当地一些方家的不断人云亦云,像极了一盘炒熟的豆芽。

大庸作为县级行政区划得名应该是民国时期,确切地说应该是北洋政府在1913年1月颁布的《划一现行地方各级行政官厅组织令》的实施。该令废除了旧有的地方行政区划管理制度,改设省、府(州)、县三级管理体制,大庸之名进入了全国县级区划行列,那时候当国务总理的是湘西凤凰人熊希龄。直到1985年5月,大庸县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县级市(改县建市)。历史上,大庸县历经72年,大庸市历经8年,1994年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并以旅游立市,成为地级行政区划市。

我认为大庸的“庸”应是有所指,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我读中学时遇一老先生,他张口闭口“四书”“五经”,能背《出师表》《过秦论》《六国论》《岳阳楼记》,甚至能背《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许多段落,令我佩服不已。我曾听他对“大庸”二字好一番解说。他说“大庸”应出自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自然,他说到了《中庸》,中庸,中用,庸古同用,说的是为人处世的儒家道德标准,即:中正平和。他还说,上者为浮,下者为沉,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为之中庸之道。当然,他的解释不一定正确。他说“中庸”应是一种人间美德,大庸则是大美。

后来,我为此求教过我父亲,他也是读了一肚子古书的人,他说大庸的“庸”不是什么平庸,“庸”的引深意应该是美的意思。庸的象形字是一只“鼎”,端庄肃穆,中正平和,不上不下,不偏不倚,大庸应为大美也。

再后来,我也读过《中庸》和《论语》,《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文章,原是《礼记》中的第三十一篇,南宋大理学家朱熹作《中庸集注》,并将其抽出,单独成书,与《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中庸》主张“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则是天人合一。回头看如今的张家界,处处散发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深信:大庸,大美哉!

--> 2020-06-04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31370.html 1 大庸,大美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