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汉绣绘出美好生活 5月23日,在重庆市开州区古今庭汉绣培训中心,汉绣绣娘在绣制文创产品。近年来,重庆市开州区针对在家留守妇女、贫困人群开展非遗汉绣培训,设立汉绣培训中心,累计免费培训开州汉绣绣娘2000余人,并开发出汉服绣品、挂画绣品、台灯绣品等文创产品,带动百姓增收致富,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新华社发(黄伟 摄)
人偶同演传承非遗 5月24日,海南临高新风人偶戏团在临高县美朗村演出。海南临高人偶戏起源于南宋,发展至今已有800余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戏特点是演员与木偶同台合演,互为一体,以琼剧唱腔与表演为基调,以人的表演弥补木偶感情之不足。 每逢重大节日,村民都邀请人偶戏剧团去村里演出,热闹非凡。 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非遗技艺在“云”上焕发生机 5月21日,天津市河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巧妹红妆绳艺”代表性传承人吕敏在工作室里编织中国结。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结绳技艺,疫情期间,49岁的吕敏把一根根红绳系上“云端”,通过直播传播中国结编织技艺。她还把对武汉的情感编进中国结,设计了“武汉加油”“福安中国”等作品,深受欢迎。 新华社记者 栗雅婷 摄
书香里的儿童节 6月1日,在上海思南书局复兴中路店的亲子阅读区,7岁的小读者果果与儿童文学作家、魔法童书会创始人张弘一同参与绘本阅读直播。当天,一场充满书香与童趣的“纯真预言”儿童节主题直播在上海思南书局举行。热爱阅读的小朋友变身“小主播”,带领大小网友们“云”逛书店,分享自己喜欢的图书,并和图书作家互动交流。 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文物中的儿童世界 5月28日,观众在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古趣童心——清宫文物中的儿童世界”展览上参观。当日,沈阳故宫博物院举办“古趣童心——清宫文物中的儿童世界”展览,展出的50件(套)珍贵文物带领观众一窥清代儿童的生活面貌。 新华社记者 龙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