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2020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之年,遭遇疫情冲击的中国,如何应对空前挑战,备受关注。
22日,推迟两个多月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政府工作报告以一系列务实的举措,勾勒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走向。
不设GDP增速目标,求真务实争取最好结果
没提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政府工作报告这个安排,引起广泛关注。
“虽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特殊时期,不设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是务实之举。”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说,疫情尚未过去,不设增速目标是为应对风险挑战留出更多调节空间。
疫情发生后,科大讯飞的业务也受到影响,但企业紧急攻关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加速布局线上教育、云端办公等业务。“全力以赴,就能开拓新空间。”他说。
今年首季中国经济增速同比下降6.8%,而当前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
“以保促稳、稳中求进。不设经济增速目标,有利于聚精会神求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国家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李说。
报告虽然没设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但对事关百姓福祉的就业、物价、居民收入等均有明确设定。“发展重在惠及民生,这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来自河南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司富春说。
稳定经济运行事关全局。“经济增长目标已融入相关指标和宏观政策中。”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在当日首场“部长通道”上说,不纠结于经济增长指标,将使我们更加专注于扩大内需、做好“六稳”“六保”、实现高质量发展等任务。
两个“1万亿元”,特殊举措稳住发展基本盘
特殊时期,财政政策更能发挥结构调整、专项支持的“四两拨千斤”效应。
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这是令人瞩目的决策。
特殊时期特殊举措。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三支利箭”按小口径计算约8.5万亿元,有助提振市场信心。
特别国债是具有特定用途、服务专项需求的国债,针对性强、效果显著。根据安排,财政新增的两个“1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资金要落在刀刃上、紧要处。山东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代表说,受疫情影响,基层财政收入减少。“这些财政安排,对于一些财政困难县是‘雪中送炭’,解决了基层‘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1万多字的报告,39次提到就业,凸显特殊时期经济工作重心。
“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把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放在核心位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王一鸣说,这样就守住了民生底线。
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资助以训稳岗,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针对就业、民生薄弱环节,政府工作报告逐一安排。
就业压力明显攀升,挑战巨大。今年设定了900万人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计划报告指出,考虑到新成长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需求量,保持相当规模的就业增量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疫情期间,重庆一家名为“猪八戒网”的人才共享平台上,灵活用工人数增长200%至300%。“疫情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冲击最大,很多企业选择灵活用工方式,项目制、包时制应运而生。”“猪八戒网”创始人朱明跃代表说,要抓住新业态带来的新机遇,加快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
“有加有减”保市场主体,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这是一道独特的“加减法”:
减——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15%,减免国有房产租金,鼓励各类业主减免或缓收房租……
加——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
阶段性政策叠加制度性安排,放水养鱼,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丕恕代表说,“保市场主体就是保就业,保就业才能保民生。要让这些政策落地生根,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如雨后春笋!”
“产业链上下游是命运共同体。作为龙头企业,也要带动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委员说,各项政策持续发力,就能使中小微企业得到更加精准有效的扶持。
激活巨大内需蛰伏潜力,不断向改革要动力
通读报告,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到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从推动制造业升级,到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从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到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一系列新部署危中寻机,旨在激发经济蛰伏潜力。
“疫情期间,线下商户受到巨大冲击的同时,线上消费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直播带货、云旅游、线上问诊等新业态加快成长。”58同城CEO姚劲波代表说,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加快我国数量众多的县域经济转型,给广大中小企业带来机遇。
困难挑战越大,越要用改革开放的办法,努力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报告释放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信号。
“短期抓住提振消费的牛鼻子,中长期抓住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牛鼻子。”南存辉委员说,整个经济形成良性循环,就能推动制造业新一轮发展。
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硬任务,向着决胜全面小康奋进
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面对疫情挑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不打折扣。报告明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天山堡村村委会主任冉慧代表在微信分享了家乡的视频:青山环抱之中,白色民居林立,道路蜿蜒平整。
“村里的贫困户从最多时188户到现在还剩3户,下一步将发展高山蔬菜、经果林、乡村旅游,我们对完成脱贫的硬任务充满信心。”她说。
今年还剩200多天。未摘帽的52个贫困县和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的1113个村,当前已进入挂牌督战状态。
“脱贫攻坚紧锣密鼓、已进入冲刺阶段。全国人民可谓同频共振、一起奋斗。”河南辉县市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代表心情激动:“我们裴寨村已经跨过了脱贫攻坚阶段,正在凝神聚力投身乡村振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记者安蓓、韩洁、高敬、张辛欣、王君璐、王阳、张紫赟)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