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20年05月17日

张茶:突围与崛起

本报记者 曾甲长 李成义

5月12日19时,张家界莓茶登上CCTV2财经频道。

这是张家界莓茶首次登上央视黄金时段。

进入4月以来,张家界莓茶陆续开始进入采摘季节。在永定区茅岩河镇大米界村,看着眼前绵延到天际的茶叶基地,大米界雪茶品牌创始人覃鑫告诉记者,莓茶基地位于海拔900米到1100米的高山上,为了确保品质,公司从种植、管理、采摘到加工全部进行严格管控。

去年,覃鑫的1600亩莓茶基地产出约2万公斤茶叶,依靠旅游市场几乎销售一空,销售额达1000万元。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尽管尚未加工销售,但预计依靠旅游市场销售会遇到困难,目前正抓紧建设线上平台,期望通过京东、天猫、抖音等打开市场。

尽管对销售有些焦灼,却对张家界茶业顺利突围与可持续发展始终抱有信心和希望——这是覃鑫内心的想法,也是当前很多茶人普遍的心态。

信心来源于近年来张家界茶叶品质、规模的扩大和品牌的提升。

“张家界莓茶具有其它区域原料的不可比拟性,其突出表现:一是黄酮活性成分含量高;二是人体必需矿物质总量高两大特点。”广东省农科院茶学博士、《藤茶学》专著作者张友胜从事莓茶研究二十余年,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与结果对比后,认为张家界莓茶不仅具有先天原料优势,还因为处在张家界,具有地理和外部优良环境的优势。 (下转6版①)

桑植白茶基地 图片由桑植县人民政府提供

--> 2020-05-17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30573.html 1 张茶:突围与崛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