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义
中国邮政于2020年5月11日特别发行《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邮票1套2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全套邮票面值2.40元。计划发行数量为1450万套。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打响一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
该套邮票采用连票的形式,邮票图案中“众”字将两枚邮票紧密连接,寓意着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消灭新冠肺炎的图案置于“众”字之下,进一步强化战胜疫情的视觉效果,寓意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战胜疫情的坚定决心和取得的阶段性重要成效。
第一图,集中表现了解放军指战员、医护人员、科研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人民警察、志愿者等群体形象,在远景中描绘了疾控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志愿者和快递小哥开展防疫和日常生活物资配送等场景,画面上方勾勒出城镇楼宇建筑和乡村景象,体现城市乡村人人参与防控,进一步突出了全民抗疫的主题。同时,图中还设计了飞机、轮船、货车、高铁等元素,展现全国各地包括海外驰援湖北、驰援武汉的感人场面。
第二图,以拳头紧握、刚毅决然的医务工作者形象为主体,背景饰以救治场景、逆行支援背影、方舱医院等,刻画出医护人员不畏艰险、救死扶伤、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黄鹤楼地标图案,展现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不畏艰险、顽强不屈,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而作出的重大贡献,寓意着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画面中的“AI”等科技元素寓意科学技术在防疫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我国最早发行的疫情防控题材邮票,是1960年9月10日,原邮电部发行的特43《爱国卫生运动》特种邮票,一套5枚,面值8分,票面图案分别为“厂矿卫生”“除四害”“讲卫生”“预防疾病”“锻炼身体”,从五个点带出了防疫的关键,颇具教育意义。该套邮票是流传至今一个极其珍贵的疫情防控史料,邮票画面反映出上世纪六十年代人们热情参与和支持爱国卫生运动的精神面貌。
疫情防控,科研当先。1992年11月20日发行的《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三组)》邮票中就有微生物学家汤飞凡。画面以汤飞凡头像为主体,睿智而执着,淡红色背景上是国际沙眼防治组织授予的金质奖章。
疫苗是防控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同时强化中西医结合,推广有效方药和中成药,也能提高治愈率。2010年11月20日发行的《中医药堂》邮票,展示了同仁堂、胡庆余堂、雷允上、陈李济这4座中医药堂的“前堂后坊”,传统工艺炮制、器具杂陈的主图画面,体现出我国中医药制药疗病、防疫抗疫的魅力。
防疫抗疫,医护人员冲在最前线。在2007年8月1日发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邮票中,第一次出现了维和部队女军医形象。
2003年5月19日发行的《万众一心抗击“非典”》邮票,以众多红心组成的圆圈表示爱心,包围着被“禁止”的“SARS”。红与黑的色彩对比醒目而直接,给人们提示、警告,起到了声援及宣传的作用。这套邮票是我国抗击非典战争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中华民族大无畏的气魄和团结一致的信念,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重大传染性疾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我们坚信,只要全世界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迎来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