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华
凡勃伦效应最初提出来的时候,其实是与教育无甚关联的,此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提出的: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凡勃伦效应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商品价格越高消费者反而越愿意购买的消费倾向,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
俯瞰世间万事,事事各异,细思所蕴之理,理理相通。凡勃伦效应在成长教育层面给予我们的深度思考,让我想起了一句流传甚广的育人俗语:穷养儿子富养女。
客观地说,这句话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里、特定的社会背景下、特定的家庭实际、特定的受教个体,应该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一则不能一概而论,二则无法涵盖历史,三则经不起细致推敲,否则就不难发现它的漏洞百出。
这一点我们很多人都已经有切肤之痛了,我们所熟知的那位凿壁偷光的匡衡,他的成长可谓是“穷养儿子”到了“极致”了,但穷怕了的匡衡成名之后尽其所能贪腐却也到了极致,终招汉成帝撤职查办,其晚年生活十分落魄。匡衡死后,坟墓也多次遭到破坏。
这样的例子自古至今都不乏见。既然“穷养”不是万能,那么是不是“富养”就会有理想的育人成果呢?未必。现代社会中,那些极尽奢华“富养”之下的富二代们,那些所谓的高富帅、白富美、夸张男与炫富女们,其拙劣表演班班劣迹,早已让我们不忍直视,公愤连连,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穷养也不成,富养也不成,这孩子到底该怎么养才是呢?教授们讲起来头头是道,家长们听上去津津有味,孩子们折腾得哇哇大叫,老师们面对着一群群公主与太子们更是“豆腐掉进灰堆里——吹也吹不得,打也打不得”,家长牙疼,孩子头疼,老师心疼,教育全身疼……
很多家长慨叹:以前的孩子一个家庭好几个,从来没有觉得成长教育是个大问题,吃饱了就没问题了,成长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现在的孩子怎么就这么难养呢?我们又究竟该穷养还是富养呢?
答案其实并不复杂,以前的时代,大家大部分时间要面对的是温饱问题、生存问题,大人如此,孩子也一样。现在不一样了,社会富足了,家庭殷实了,孩子们的忧虑自然也就少了,此为其一。另一方面 ,孩子由一大堆变成了一个,最多两个,娇生惯养之下,懒馋娇骄,攀比炫耀,各种成长的劣根性都暴露出来了,问题的复杂度当然就不一样了。智者之智,在于行有所思地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愚者之愚,在于条件反射地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成长教育与贫富无关,与穷养富养无关,与出生时原本一张白纸的孩子无关。
穷养的是物质生活,富养的是思想底蕴。要让孩子的思想富起来,首先家长要富养自己的思想。穷养与富养仅仅是一个概念,最重要的是一个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