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整理/本报记者 秦勤 图/本报记者 李享
编者按:1月5日,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开幕。会上,六位委员作了口头发言,八位委员作了书面发言。他们通过深入调研,分别从落细落小“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要求,加快推进张家界旅游目的地国际化建设,推进我市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加快推进我市夜间经济发展,加快推行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加快张家界东线旅游交通建设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编辑对作口头发言的六位委员所提的建议进行摘录,以飨读者。
关于落细落小“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要求的建议
——谷琼委员代表民进张家界市委的发言
2019年4月,我市启动了“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目前,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给广大企业、群众带来了极大便利。但这项改革涉及各个部门,线长面广,加上我们基础薄弱,推进状况离企业、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1﹑政务服务标准化程度不高。2﹑数据资源共享程度低。3﹑基层便民服务改革进度慢。为此,我们建议:
整合资源,拓展“一网”覆盖面。要进一步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各单位审批系统与市级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加强各部门业务系统的融合,办理事项要应进全进,打通数据壁垒,解决信息孤岛问题。要进一步完善“一件事一次办”的平台建设,解决工作人员重复登录、二次登录的问题,满足省市县乡村五级业务需要。要探索在智慧城市APP和城市管理、“网格化”等移动终端APP上融入政务服务内容,对居民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次办、就近办、无差别办”,以扩大政务服务“一网”的覆盖面,让人民群众收获更多的幸福感。
上下联动,推进基层便民服务改革。按照“五级”联动机制建设要求,加快乡镇(街道)便民服务改革带动村级改革。一是加快明确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机构设置、编制、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夯实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基础。二是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向乡镇(街道)延伸,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村(居委会)级政务服务工作能力建设,尽快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落地。三是进一步加大放权力度。不动产登记、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的政务服务事项要最大限度向基层放权,具体事务最大限度向基层下移,推动政务服务事项进入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点,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齐抓共管,规范窗口人员管理。创新工作人员管理模式。借鉴外地经验,对各单位派驻的正式人员,统一由政务中心进行日常管理和考核,把是否有窗口经历作为提拔的重要依据,对表现优秀的窗口工作人员,由政务服务中心负责向其所在单位进行推荐,优先考虑评先评优和提拔重用。对前台临聘工作人员由政务服务中心统一招聘、培训和管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好政务服务窗口管理和作风建设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管理合力。强化业务培训,切实提升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能力、服务水平。
突出重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改革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在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不动产登记、执行合同等方面深化改革,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关于加快推进张家界旅游目的地国际化建设的建议
——李宁委员代表致公党张家界市委的发言
由于我市大交通存在瓶颈、旅游产品业态需转型提质、国际旅客自由行便利度较差、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不够等短板,相较于国内同类旅游目的地,无论是入境游客人数、过夜停留时长还是旅游消费水平,张家界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我们就加快推进张家界旅游目的地国际化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破解张家界旅游大交通瓶颈。运用国际化视野织好张家界大交通网。积极向省里、国家争取资源,借力黄花国际机场和北上广国际机场,争取经停更多过境航班、增加长沙与张家界往返航班、开拓重点城市航线、加密重要客源地城市航班。加速高铁建设,让更多境外客人能够通过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快捷中转顺畅到达张家界。要更加重视构建便捷高效的市区综合交通网络,解决好内部交通通达性、舒适性问题,相应建设大型换乘中心,开通“一票通”旅游专线巴士。
创优国际化旅游产品。紧盯入境游客喜好打造国际化水准的旅游品牌。彰显张家界目的地特质,要防止“去核心化”,继续打好城市经典旅游名片“武陵源”和“张家界地貌”品牌。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开发建设一批民族民俗文化体验类项目,彰显本土性、民族化、国际性,开发具有张家界特色的文创产品。引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项目。优先引进国际化旅游企业、项目和国际知名品牌高档酒店,丰富和提升张家界旅游产品业态和品质,打造宣传亮点。规划适合外籍游客喜好的经典线路。对我市现有的入境市场进行调研,摸清最受境外游客喜爱的旅游产品,规划不同的旅游经典线路和自由行攻略。
提质硬软件助力自由行。实现“一中心+一手机”游张家界。让游客可以在游客服务中心“一站式”解决出行问题。通过官方APP、官网,发布张家界旅游动态,提供旅游产品订制、旅行导览、旅游投诉等服务,实现3A以上景区全覆盖,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让游客充分感受“旅游自由自在、服务无处不在”。提升国际旅游管理服务水平。要加强对涉旅人员外语培训,加强校企合作进行重点定向培养,吸引外语人才、外籍人才来张就业。建设旅游管理智库,选拔高精尖人才参与张家界旅游管理,提高旅游管理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提升旅游服务全链条管理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
编制规划引领张家界旅游国际化。编制长远发展规划,将旅游国际化纳入考核目标,营造全市合力推进旅游国际化的氛围。厘清国际市场的客源,瞄准在中国留学、工作的外国人;瞄准邻邦,尤其已经开通航线的国家、城市。重点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形式开展国际旅游营销。对旅游形象进行准确定位,把“张家界”作为整体统筹营销;加强与北上广、西安、桂林、成都等国际化水平较高城市的合作交流和资源置换,既竞争又借势,形成营销双赢格局;扎实推进“张家界丝路驿站”建设,加强与跨国旅行商、在线旅行商合作,打造全球营运网络。
关于扎实推进我市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的建议
——王振斌委员代表民盟张家界市委的发言
垃圾治理,是我市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补短板、强弱项”的重大任务。目前,我市农村垃圾治理仍然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投入保障水平有限、监督检查考核力度不够、群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尤其是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量大面广、农村垃圾终端处理问题亟待解决,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尚未开展。我们建议:
提高站位,加强统筹领导。要让规划先行的作用“立”起来,要将农村垃圾治理纳入我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专项规划,按轻重缓急、分阶段有条不紊地稳步推进这项工作,最终实现规范长效的治理目标。要理顺管理体制,让管理主体责任“实”起来。要落实中央和省里的要求,市、区县两级统一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主抓,与生态环保、住建等部门搞好工作衔接,切实解决目前管理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的问题。要严格考核评价,让监督力度“大”起来。将农村垃圾治理纳入市对区县、区县对乡镇的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监督考核评价体系,让监督、考核常态化,发挥考核评价激励约束导向作用。要探索地方立法,让治理手段“硬”起来。建议尽快出台《张家界市农村垃圾治理条例》,让治理工作在法治框架内良性运行。
此外,还要多方筹措,确保有钱治理。建议市政府不只是对考核排位前30名的乡镇给予5万元奖励,还应按全市农村人口基数和一定标准安排财政专项预算资金。区县要在人均30元标准上逐步提高,整合有关项目资金用于垃圾治理。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缓解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实行农村有偿保洁收费制度,按“一事一议”原则向村民适当收取保洁费,用于弥补村级卫生设施设备维护管理经费不足。
精准施策,提高治理水平。总结推广永定区的经验,引入第三方服务,实现治理业务工作的市场化,提高治理的集约化水平,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益。全面启动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推行“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处理、“无害化”处理。为此,要尽快建成启用市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真正发挥效益。专项治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各区县要加强统筹,加大投入,在全面完成省定绩效考核任务基础上,组织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陈年垃圾清理,做好生态修复,确保不再有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产生。同时要拿出替代方案,严禁简易焚烧垃圾。
农村垃圾治理是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一战,也是一场移风易俗的深刻革命,必须发动群众广泛参与。要制定村规民约,完善相关制度,普及垃圾分类处理常识,推荐表彰一批垃圾治理先进乡镇、村、农户,引导群众摒弃垃圾随处扔、任性丢的陋习,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打一场农村垃圾治理的人民战争。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夜间经济发展的建议
——舒娟委员代表无党派界别的发言
2019年8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国办发〔2019〕41号)提出,要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张家界立足于庞大的旅游接待规模,夜间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为此,我们提出四点建议:
突出组织领导,着力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要解放思想,出台推动夜间经济发展举措,释放积极信号,最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参与夜间经济发展。要明确机构,建议借鉴长沙市天心区经验,由一名市级领导具体分管,确定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大扶持,安排专项财政资金扶持夜间经济发展,对发展夜间经济的市场主体在税费方面给予减免。
突出统筹规划,聚力打造夜间经济品牌。要做好“统”的文章。在对比调研中,夜间经济发展成熟的重庆渝中区、长沙天心区均是规划先行。建议从顶层设计入手,统一定位,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大庸古城、大庸府城、南庄坪特色美食街区、南门口—步行街—烈士公园康养娱乐休闲街区等,打造属于张家界的夜间经济地标。要做好“融”的文章。积极推动文化、旅游、康养、商贸、餐饮、科技融合共生,重点打造时尚、炫酷、互动性强、浸入式的夜间休闲消费项目和产品。开发城市夜间旅游项目,提升城市旅游体验,激发消费潜能,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走出来”,打破游客在我市仅停留2.04天的瓶颈。要做好“引”的文章。大力引进优质文旅企业,利用品牌影响力带动我市夜间经济业态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突出服务管理,合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要强化 “安商”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行政服务,让市场主体既能引进来,也能“安”下来。要做实“扶商”措施。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降低夜间经济经营主体准入门槛,简化审批程序。鼓励重点街区适当延长营业时间,积极扶持24小时经营的消费业态。全方位推介夜间消费品牌,策划举行“夜”主题活动,搞活夜间经济,引导本地经营主体做大做强。要建立“律商”机制。加强治安、交通、城管、食品安全、卫生秩序管理,营造文明健康、和谐平安的夜间消费环境。引导经营主体加强行业自律自治,自觉在业态规范、食品卫生、市容环境、安全管理、公平竞争、服务优化等方面强化自我管理。
突出基础配套,全力培育夜间经济发展条件。要让城市靓起来。持续提高我市街道尤其是小街小巷的亮化、净化、绿化、美化水平。要让出行畅起来。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加密夜间运行班次,延长夜间运营时间。加强夜间经济街区范围内及周边停车位管理、出台夜间临时停车等具体措施。要让配套好起来。充分考虑夜间经济特点,完善水电气供给和污水、餐饮油烟、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
关于加快推行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朱琼琼委员代表市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活动组的发言
据统计,目前我市60岁以上人口有348836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2.68%,高于全国老年人口比例4.78个百分点,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已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近年来,我市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与老年人数量的快速增长和老年人对美好生活质量的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科学编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规划。建议尽快制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长期发展规划,列入《张家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出台《张家界市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我市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信息化为手段、专业化服务为支撑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加快示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建议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在经济相对发达、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城乡社区先行先试,探索出与市情相符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模式。
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精神,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建居住(小)区要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居住(小)区要配置符合建设使用标准的社区养老服务配套设施。鼓励通过整合、置换、转变用途等方式,将闲置的乡镇办公楼、村部、医院、学校、企业等改造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依托现有的养老服务示范点、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做好与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功能衔接。
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有效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建立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体系。开展“储蓄服务”试点工作,开发养老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积极建立全市“通存通兑、终身享受”的服务直换机制。结合智慧养老的发展趋势,探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线上+线下”有效融合,通过大数据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养老服务供给方与需求方的有效对接。
落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保障措施。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并且要强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舆论引导。大力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服务理念,动员社区居民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提倡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吸引学生和上班族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养老志愿活动,在全市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
关于加快张家界东线旅游交通建设的建议
——李佳晟委员代表市政协慈利县委员联络组的发言
东线旅游板块作为张家界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温泉、峡谷、仙山等山水资源极具特色,富硒产品门类众多,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近年来,依靠紧邻核心景区的优势,东线旅游突飞猛进,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2019年元月至11月,东线接待游客人次和过夜人数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9.1%、30.2%。但总体而言,东线旅游板块配套服务质量不高,尤其是交通落后的矛盾特别突出,成为制约东线旅游板块最大的瓶颈。为此,我们建议:
进一步提升发展东线旅游交通必要性的认识。按照国家六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扩大交通运输有效供给,提升旅游运输服务质量,优化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加快形成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高度关注,坚持均衡发展。一方面,建议参照我市西线旅游板块经营模式,特别是在交通建设上的投入模式,由市级层面给予资金上的重点扶持,解决东线旅游板块自身财力不足造血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高铁项目,尽快把湖北荆州至张家界的高铁建设并在东线板块设立站点纳入国家交通建设计划,拉近我市各区域与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为高消费人群在我市旅游创造便利条件。
分步推进,做到持续发展。将东线旅游板块的交通建设纳入全市旅游发展和交通建设体系。近期争取三年内,完成武陵山大道延伸到张家界大峡谷景区的12.9公里道路建设,实现大峡谷片区与市核心景区无缝对接;完成张长高速宜冲桥出口至江垭清水洞26.4公里道路建设,形成大峡谷景区、江垭温泉、武陵源、阳和环线;完成星子溪至双垭8公里道路建设,解决大峡谷景区交通拥堵问题。中期争取五年内,完成安慈高速苗市互通至广福桥连接线,打通四十八寨旅游通道;完成岩泊渡至朝阳地缝的通景公路建设,把大峡谷、朝阳地缝景区连成一线;启动大峡谷观光火车线路,打造澧水观光走廊至市区,建设溇水骑行道到武陵源,逐步构建从市区至慈利到武陵源回市区的旅游交通“漫游”网络。远期争取十年内,使区域内国省干线全部实现二级及以上标准,县道公路全部实现三级公路标准,积极争取通畅工程项目建设,为我市旅游业全面持续发展奠定交通基础。
创新思维,实现融合发展。继续按照“双核三极多点”和“三星拱月、月照三星”的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就东线板块“一中心一龙头,两走廊四板块”的格局,制定出台交通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具体规划,围绕国省干线、高速公路、通景公路,重点核心区,重要景区、精品户外线路,把现有交通网络、线路旅游化,完善标示标牌、停车场、汽车营地等设施的配套,尽量以较少投资实现交通旅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