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海
又到了冬至,我便想起一首儿歌,想起母亲包的饺子。“冬至到,天渐寒,北风呼啸刺骨寒。又剥葱,又捣蒜,吃碗饺子驱驱寒。暖暖和和吃一碗,保你全身都冒汗……”
“一九二九不伸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冬至也称数九,也就是说,从冬至开始,天气就要进入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候。古人有“数九寒天”之说,有人说三九四九才是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日子,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未进入冬至天气就异常寒冷了。因为常常在冬至前,外面的世界早已是白雪皑皑,冰冻三尺。
小时候常听母亲说:“谁冬至不吃饺子,会把耳朵冻掉。”
所以每年在冬至前一天,母亲总是早早就会把羊肉、姜、蒜、大葱,和各种调料备好。到了冬至那天,母亲早早起来和好面,然后就开始在锅里烘干大茴香、小茴香,和花椒,用小擀杖将这些佐料擀成末后备用。然后再剥葱,洗干净姜后就开始剁肉馅了。
母亲把剁好的羊肉,和切好的大葱、蒜末、姜末,和大料末和盐放入肉馅内,用筷子搅拌均匀。在锅里加入油,然后烧热,把葱花加入锅内,只听得锅里“嘶嘶、嘶嘶”的炸油声。一股香喷喷的油香味就芳香四溢。母亲把肉馅放到锅内,然后用锅铲回来搅拌均匀,母亲将搅拌好的肉馅放到一个盆子里。这样就可以开始包饺子了。
母亲将饧好的面放在案板上,用手将面团揉得又光滑又劲道。然后拿出适量的面,将面团搓成长条,用刀切成小块,用手按一下,姐姐就开始擀面片了。
母亲拿起圆圆的面片就开始包饺子。母亲将肉馅放到薄薄的面片里,用两手轻轻一捏,一个像元宝似的饺子就包好了。母亲将一个个包好的饺子,整齐齐地放在篦子上,不大会,一盘盘鼓腾腾的饺子就包好了。
父亲捣好蒜后,用醋调好。然后就开始烧火。等父亲把大锅烧开后,母亲和姐姐也把饺子包好了。这时母亲端着篦子,将饺子放入滚开的大锅内。只见母亲一边放饺子,一边用勺子贴着锅底慢慢推动。在一旁的我早已迫不及待。母亲看着猴急的我笑道:“好事多磨,饺子得滚三滚才会熟哦。”
当饺子煮熟了时,母亲会笑着说:“饺子可以出锅了。”
我赶紧搬一个小凳子放到餐桌前,然后稳稳地坐在上面。母亲将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餐桌。我忙用筷子将饺子粘一下辣辣的蒜汁,张开倾盆大口,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羊肉加上大葱、姜,再配上蒜汁,还有酸溜溜的老陈醋。那种鲜美,真是酸辣可口,又香味十足。母亲包的饺子皮薄馅多,咬一口流油。那种羊肉鲜美的香味,一下子便征服了我的味觉。
母亲说:“用羊肉配上姜和大葱,既掩盖了羊肉的腥膻味,又让羊肉更加鲜美。羊肉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体虚怕冷,均有治疗和补益的作用。”
所以每年在冬至里母亲包饺子时,都会用羊肉和大葱做馅。”母亲还说:“在冬至里吃了羊肉饺子,耳朵就不会被冻掉了”。
母亲的话仿佛就在耳边……
又是一个冬至。这让我不由地想起了母亲,想起母亲在冬至里给我包的那香喷喷的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