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国建国70周年,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永定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迎难而上、顺势而为、取得了骄人成绩。
一、持续开展蓝天保卫战,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区对在建工地加大扬尘整治力度,安装扬尘监测设备5套,严格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六要素”标准落实防护措施。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对重污染企业张家界南方水泥厂实施夏秋季错峰生产计划和提前执行特别排放限值。开展藕煤加工场、废塑料加工厂等“散乱污”企业整治。完成20家汽修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开展柴油货车污染专项治理,加强柴油车环保达标监管,严厉打击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加大餐饮油烟整治力度,对市城区煤场进行停产整治、对328家小餐饮经营户门前灶进行依法拆除。全面开展秸秆禁烧网格化管理,在沅古坪镇红土坪村和教字垭镇兴隆村创办1200亩油菜机收示范样板,实行秸秆粉碎还田、综合利用。
二、深入开展碧水守护战,打胜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区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完成尹家溪镇茅溪水库、沅古坪镇高家溪水库等5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划定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在全区构建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并增设民间河长、河道警长,完善了巡河员和保洁员设置。将全区67条河流、88座水库、4处骨干水电工程纳入河长制管理,实现河长制全覆盖。全区设立河长公示牌202块、样板河公示牌24块,涵盖全区24个乡镇(街道)240个村居(社区)。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在教字垭、尹家溪、后坪等14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建设污水处理厂及配套设施,总处理规模850吨/天,配套管网建设总长近64.91公里。完成8家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的改造升级,划定畜禽禁养区数量31个。
三、全面开展净土持久战,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王家湾地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综合整治、邢家峪地区重金属综合治理项目,王家湾土壤修复项目已经完工,邢家峪项目进展顺利。对全区12个农村非正规垃圾填埋场进行整治,目前已经完成9个农村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整治,其余3个农村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整治也在稳步推进,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完成农用耕地地调查及点位核查。完成测土配方施肥74.9万亩,化肥亩减量(纯量)1.4公斤,氮磷钾综合肥料利用率约39%,全区化肥使用量较2018年减少534.5吨,减幅为1.55%。
四、持续开展“绿盾”攻坚行动,牢固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大力开展涉大鲵自然保护区水电站退出整改工作。永定区涉大鲵自然保护区水电站共24个。按照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水电站整改工作要求,关停退出23个(其中缓冲区11个、实验区12个)、整改保留1个。截至目前,需关停发电23座已经全部关停退出。2019年拆除际平、鹭鸶湾、天龙潭、哈溪4座水电站大坝,累计拆除8座水电站大坝,拆除电站复垦复绿工作已全部完成,完成了鱼潭、花岩2座水电站的增殖放流工作。积极配合国家卫星遥感中心每年对国家级保护区进行两次遥感核查,茅岩河——天门山省级风景名胜区2019年遥感核查点位共92个,经现场核查,无违法违规行为,正在申请销号。
五、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不断提升农村环境质量。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在全区沿路、沿水、沿城、沿景等“四沿”重点范围开展家庭清洁行动示范工程。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运作,农村生活垃圾收运PPP项目正式运营,由中联重科公司负责农村地区公路、集镇等公共范围清扫保洁及水库、河流垃圾的打捞清运,基本实现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全覆盖。积极推行厕所革命,完成农户卫生厕所2615户改造工作。推进镇容村貌整治提升,重点对乡镇集镇乱搭滥建开展清理,推动集镇道路、给排水管网、绿化、亮化工程等公共交通设施、基础设施建设,乡镇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六、协同推进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永定区将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创建、国家生态 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和“碧水守护、蓝天保卫、净土攻坚”三大行动有机结合、协同推进,成功创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采取“控车、降尘、控煤、治企、增绿”等措施,全区环境空气质量大幅改善。2019年,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预计可达336天,优良率可达92%,较2018年优良天数提升4天、优良率提升1.04%。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迈出坚实步伐。编制完成《张家界市永定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文本》,四都坪、合作桥等4个乡镇申报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沅古坪镇红土坪村、合作桥乡八家村等10个村申报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2019年全区获批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七、扎实推进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一大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的26件群众信访件,反馈意见涉及永定区8个问题,除反馈意见中全区涉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电站正在持续整改外,其余问题均已整改到位,全部办结。省环保督察组交办群众信访件128个、重点问题交办件4个、督办件2个,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督察组交办的群众信访件46件,问题已经整改完成 ,均已全部办结。
八、大力推进环境监管执法,全区生态环境安全可控。严格推行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双随机”抽查制度,出台了网格化监管和随机抽查监管实施方案。确定了随机抽查比例,并将投诉记录多、有严重违法违规记录、环境风险等级高的污染源列为重点抽查对象。截至目前,已对辖区内的40家污染源进行了现场监察执法,出具污染源现场监察记录40份。严格落实《关于加强环境污染投诉举报处理工作的通知》,完善环境信访处理与回复机制,畅通群众举报投诉渠道。2019年共受理环境污染纠纷218起,已调处214起,处理率98% 。加大环境违法案件查处,今年以来,结合中央、省、市环保督察组对永定区的督查,立案调查7起,出具现场监察记录70多份,下达责令改正决定书17份,作出处罚决定7件,罚款总额112.625万元。
八、加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应急反应能力不断提高。编制《张家界市永定区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完善了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制度、隐患排查监控销账制度。建立了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队伍,应急处理队伍配备了环境现场执法仪,并参加了市环保局组织的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演练,提高队伍的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对南方水泥、景丽华冰淇淋厂等15家重点企业进行环境风险防控监督查,对于存在问题的企业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出动检查人员48人次,检查企业30余家次。稳妥处置2019年7月1日桥头乡熊家逻村河流油类污染事件。
十、全面推进环保基础工作,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开展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地表水断面进行常规监测,对南方水泥厂、久瑞生物、阳湖坪杨家溪污水处理厂进行重点污染源监测。加强辖区内固废安全监管,组织全区21家重点涉危险废物产生企业进行危险废物规范化培训,辖区内84家产生危险废物废矿物油的企业单位,产生危险废物由宏大再生资源有限公司集中收集储存,收集处理率达100%。辖区内有92家产生医疗危险废物的医疗机构,危险废物由昌明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集中收集处置。加强辖区内辐射安全管理,对涉及辐射安全的23家医疗单位开展辐射安全和防护状况专项整治,加强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规范辐射设施安全管理。持续开展噪声污染整治,在高、中考期间制定了噪声污染防治应急预案,对酒吧、KTV等文化娱乐场所噪声集中整治,对噪声污染严重、群众投诉多的场所依法查处。组织实施污染源普查,如期完成集中式污染源治理设施、入河排污口、生活锅炉、工业企业和产业活动单位清查阶段所有工作,完成入户调查数据采集。
此外,永定区结合机构改革契机,加强环保队伍能力建设,完成国、省、市组织的16期80人次轮训任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要求,着力打造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市委书记虢正贵(中)调研永定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副市长李培其(中)巡河
天门山镍钼矿整治情况前后对比
位于西溪坪街道办事处庄家峪村的镍钼矿矿渣填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