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云
“树欲静而风不止。”晚年本可专心致志读书写作,然而天不作美,妻子身患多种慢性疾病,常年住院或在家卧床,生活大多不能自理,靠我护理。我每天睡半夜起五更,忙得腰酸腿痛。时间对我是分秒必争。读书看报、写作、练书法是我一生的爱好和追求,决不甘心放弃。于是瞅准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如妻子熟睡时),见缝插针,并逐渐习惯于闹中求静,伴随妻子的哼声,在书中寻找一种如何医治自身的良药。
清人郑板桥初到山东潍坊赴任县令,人生地不熟,社情复杂,一时陷入窘境,借用前人诗句,改用“山穷水尽疑无路,豁然开朗因读书”。著名作家沈从文说:“我读书的目的很自私,不是要把自己变得多么高尚,而是要尽量活得更精神、更愉快一些。”又如一位终生爱读书的著名作家任光椿曾在一次交谈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久居城市,喧嚣的生活让人厌烦,向往书中那些安静、悠闲、轻松、充满人文精神的生活,躲进书房,在灯下,手捧心仪已久的好书细心品味,咀嚼书中的宁静和快感,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享受。”古今名家箴言,铭刻于心。我坚持读书,也不例外,从书中获取一种让精神愉悦,让生活更加美好。面临逆境,因时间的关系,我选择的书多是短小的经典美文,特别是唐诗、宋词、元曲几乎反复阅读。
在寂静中医治无形的创伤,在书中觅得精神的慰藉,洗涤生活带来的繁重压力和心灵的尘埃,从而体会人类思想的精髓,颇有收益。自2012年7月妻子倒床以来,迄今已历时7个年头,我一直守在妻子身边,但也从未放弃读书写作,并记了不少读书心得,多在报刊上发表。此外,还公开出版小说散文、诗歌、文史《镇海龙》、《范孟缘》、《献给祖国的歌》等7部专著,都是我巧用缝隙时光而获得的乐趣。
我已年过8旬,且曾在2015年中风休克过一次,留下后遗症,余日不多,但我活一天,就要手不离书。我在日记本上写过这样几句:“窗前明月枕边书,不怕他人笑我痴。生活滋味靠自寻,偷闲读写获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