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作为
以项目建设成效践行初心使命
张家界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 龙维务
张家界市重点建设项目事务中心党支部书记 朱星春
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安排,市发改委、市重点建设项目事务中心综合调研组深入七星山旅游开发、张家界综合客运枢纽、冰雪世界等项目现场,采取座谈交流、实地察看、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调研,突出问题导向,研究破解对策,践行初心使命,助推重点项目建设。
一、项目建设主要成效和经验
今年以来,市发改委、市重点建设项目事务中心把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契机,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全力扭转开局不利局面,实现重点项目建设止跌回升、稳中求进。1-10月,年初铺排的125个项目完成投资215亿元,提前完成200亿元的年度工作目标,有望实现260亿元的争取目标。省重点项目16个,完成投资46.52亿元,完成年度考核任务110.9%,市州排名暂列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3%,增速居全省第6位。产业项目投资95.6亿元,同比增长24%。
(一)优化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在“快”字上下功夫。一是建立项目建设帮促机制。市级领导分别联系重点项目,经常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问题。二是创新项目谋划推进机制。紧盯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围绕旅游融合、产城融合,策划形成“五年规划、三年滚动、年度计划”的项目储备体系。重点瞄准世界500强、行业500强,编制产业项目招商规划及项目库。三是形成项目高位协调机制。市委、市政府定期听取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开展政银企对接、项目用地对接、集中开工投产、现场观摩等活动,全市上下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
(二)全力做好项目要素保障,在“破”字上做文章。一是全力破解用地难题。围绕重点建设项目,采取向上争取、增减挂钩、购买指标、盘活闲置等方式,争取省级用地指标130公顷,全年报批土地170公顷。二是全力破解项目融资难题。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发行企业专项债券8亿元,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8.43亿元,政银企现场签约80.5亿元。三是全力破解征拆难题。扎实开展征地拆迁集中清零攻坚行动,1-10月市中心城区累计拆除房屋面积54.61万平方米,增长94%。
(三)全力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在“好”字上强保障。一是优化政务环境。深入推进“拿地即开工”“最多跑一次”等重点领域改革,公布115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清单,建立投资项目中介服务超市。二是优化施工环境。严格落实“三零”“四个决不允许”纪律要求,坚决查处索拿卡要行为,严厉打击各种违规违法行为。三是优化服务环境。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执行年”活动及专项整治行动,查处强揽工程、不履行合同、违规审批等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件21起。
(四)全面创新督查考核方式,在“严”字上加力度。一是推行“一单五制”模式。在问题清单、交办制、台账制、销号制“一单三制”的基础上,推行服务项目承诺制和完成情况季度通报制。一季度项目调度会上集中交办问题102个,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现场调研交办问题27个,通过督促问题按期办结,促进了项目顺利推进。二是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出台《张家界市重点工程建设绩效考核办法》,把项目建设纳入绩效考核和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实行奖优罚劣。三是强化调度督导。对重点项目“日跟进、周汇总、旬汇报、月调度、季通报”,高频调度,全程跟进。
二、项目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 前期工作深度不够。个别项目选址、设计反复修改,出图审图时间长,影响项目正常开工、施工。目前,还有15个计划实施项目没有开复工,有些项目前期工作仍处于停滞状态,部分项目施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二) 土地供应难以保障。受城市空间规划、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大鲵保护区和林规、矿规等规划限制,一批项目需进行规划调整,耗时较长,不同程度影响着项目落地,如中优中医、慈利日昌升、云梦谷等项目。
(三) 征拆问题较为突出。一些项目已签征拆协议,但受制于限价商品房源,迟迟倒不了房让不了地。个别加征加拆地块受新老政策交替执行影响,易形成个案,如奇峰市场、沿江路、南门口特色街区安置区等项目。
(四)资金筹措难度增加。随着《政府投资条例》实施和PPP项目政策调整,政府平台公司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社会资本投资意愿不强,资金调度筹措不能及时到位,导致项目不能顺利建设。
(五)营商环境有待优化。个别项目、个别区域特别是高速公路、电网及通信基站建设等项目仍存在阻工扰工、寻衅闹事现象,严重影响工程施工。
三、推进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强化担当,扛起项目建设政治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对接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推动“对标提质、旅游强市”战略和“11567”总体思路实施,层层落实领导联系项目责任、牵头部门主管责任、市直部门帮扶责任、区县政府属地责任、项目单位主体建设责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力以赴抓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实绩检验主题教育实效。
(二)统筹协调,破解要素保障制约难题。紧贴项目用地需求,常态化开展重点项目用地对接,集中攻坚规划调整、增减挂钩、占补平衡等难点问题,保障用地需求。对接国省政策,统筹土地资源,创新融资模式,做实资金平衡方案,争取在银行贷款、中期票据、PPN、公司专项债、ABS发行上取得突破,缓解融资难题。创新征地拆迁方式,同步启动征地拆迁与安置房建设工作,加快征地拆迁集中清零攻坚步伐。
(三)“严”字当头,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拿地即开工”专项改革,落实招商项目落地服务机制、重大项目建设调度机制。出台优化重大项目营商环境十项规定,建立营商环境免责机制,为有为者奖励,为担当者担责。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执行年”活动及专项整治行动,从严打击强揽工程、恶意阻工等违法行为,全力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四)整章建制,持续加大督查考核力度。进一步落实重点项目“日跟进、周汇总、旬汇报、月调度、季通报”调度机制,全面掌握项目建设最基层、第一手信息。严格执行“一单五制”,集中交办问题,督促限时办结。修订完善重点项目建设绩效考核办法,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全面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营造全社会关注推动项目建设的深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