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洪波
2019年11月8日 星期五 睛
11月4日至8日,我有幸作为省委党校第57期中青一班第3党小组的一名学员,与全组师生一行10人踏进革命老区桑植县这片红色热土,深入到陈家河镇仓关峪村开展为期一周的“驻村入户察民情”体验式教学活动。在桑植的一周时间里,我们与老区干部群众共话农村家常、共商脱贫之策、共谋发展之计,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收获满满,感动满满。
到达桑植县的第一天下午,在贺龙纪念馆,贺龙故居,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我们全体师生向贺龙元帅铜像敬献花篮,鞠躬致敬,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元勋,追寻红色足迹,再一次接受红色教育的洗礼。
到村里的第二天上午,我们和镇党委政府、村支“两委”召开了见面座谈会,全面了解村情民情和镇村精准扶贫的进展情况。仓关峪村位于桑植县陈家河镇,2016年由原半溪、甘溪、吴家湾、仓关峪4个村合并而成,全村总面积3.4万亩,24个村民小组,725户283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2户701人,是省定贫困村,面积大、贫困人口多、基础设施薄弱。在国家知识产权局驻村帮扶工作队2年多的大力帮扶下,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全村水电路和村部等基础设施大为改善,蜜柚、莓茶等产业发展来势良好,截至目前,仓关峪村已脱贫135户465人,未脱贫77户236人,2019年计划脱贫69户219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57%。
困难群众到底生活得怎么样?户脱贫的进展如何?有什么能帮助他们的?11月5日下午,我们分组入户走访慰问。我走访的第一户是刚通过危房改造搬进新居的张祖良家。老张一家4口人,他和妻子在家务农,儿子在外务工,孙女在读初三。与老张深入攀谈,了解到他一家在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结对干部的帮扶下,今年养了一头母猪,下了9头小猪崽,教育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等政策全都得到了落实,今年全家收入可达3.9万元,人均收入可达9700元以上,完全达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老张表示,确实要感谢习总书记,感谢驻村帮扶工作队,搭帮党的政策好,要脱贫,要致富,还要靠自己加油干。听到老张朴实的话语,真心为国家知识产权局驻村帮扶工作队和老张点赞。随后,我们全体学员来到仓关峪村小学看望了该校的贫困学生,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为他们送去了爱心书包。
在短短的几天的时间里,同学们还深入村里的产业扶贫基地、集中安置点以及农户家里调研走访,扎实开展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等调研活动。每到一处,学员们都边问边记,俯下身子,集思广益,用心思考。
在11月7日下午召开的仓关峪村乡村振兴献计献策座谈会上,大家踊跃发言。我曾经在桑植工作了4年,也分管过脱贫攻坚工作,根据几天时间的体验观察,我建议仓关峪村可根据全县、全镇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本村优势,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以蜜柚、莓茶、牲猪等为重点的富硒生态产业、特色产业、规模产业、品牌农业,同时借力市委市政府“3+2+N”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做实“产业+企业+基地+农户”的结合文章,做强做优镇村农业产业化。我还建议要聚焦提升内生动力,做好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文章。充分利用党员群众讲习所、农民夜校、新时代实践中心等形式和路径,对群众开展政策引导、科技培训等,充分激发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座谈会上,同学们也纷纷为仓关峪村的整体脱贫以及乡村振兴献计献策,并为村里的建设进行了捐资。
5天4晚,学员们真心实意拜群众为师,尽心尽力办实事,与老区乡亲们结下了深厚情谊。我们返程之时,村支“两委”还特意为全组师生颁发了“仓关峪村荣誉村民”证,大家特别感动,依依不舍,纷纷表示,体验短暂,情谊长久,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会长期关注并力所能及地帮助村里和桑植老区做些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