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在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里,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团有序地参观文物展,倾听革命故事,感受红军长征精神。
一个星期前,在这里举办了盛大的2019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暨桑植民歌节。精彩的文艺演出,和红营马拉松活动,以及众多领导和嘉宾,让这片红色的土地再次沸腾起来……
纪念馆的对面,是湖南桑植百年育英红色教育基地。连日来,红色教育基地里挤满了前来开展党性教育、红色研学、红色旅游的团队。他们负重10公里,重走长征路;忆苦思甜饭,体验红军过过的日子;听党课学历史,牢记革命精神……
经过多年的积淀、传承和发展,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正助推桑植县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红色桑植”已经成为吸引广大游客来张家界的新名片。
在众多研究红色文化的专家学者眼里,桑植红色基因天赋异禀,是一块热血沸腾的红色沃土。
县文旅广体局副局长皮海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桑植古时有数千儿郎远赴江浙、朝鲜三度抗倭。大革命时期,桑植十万人口五万人参加革命,是湘鄂边、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中心地和策源地,是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同时也是湖南著名的四大武装暴动之一“桑植起义”发生地。境内拥有贺龙故居等重点文物旧址135处,革命文物占93处。2019年,桑植被列入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桑植,这片土地红色血液滚烫,山山水水都流淌着红色的故事。
“两把菜刀闹革命”、三千红嫂、贺氏满门忠烈的故事等广为流传,《门口挂盏灯》《贺龙将军到》《当兵就要当红军》《恋郎就恋胡子郎》等红色桑植民歌80余首……这些都是张家界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桑植旅游独特魅力所在。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资源和“西线”开发机遇,桑植县委县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标提质,旅游强市”战略,以“旅游融合、产业扶贫、绿色发展”为总体思路,着力打造张家界西线旅游发展新高地,确定“一圈两区多点”空间布局。逐步形成以红色文化旅游为主导,生态旅游、民俗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交相辉映、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体系。
目前,桑植依托红色旅游及相关主题培训,让前来培训的党员干部通过游览红色景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同时带动了文化、餐饮、住宿和农副产品等产业链的发展,受到了广泛好评。
据了解,桑植目前已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同时桑植也是我市唯一一个规模大、功能全、特色明的党性教育基地和红色研学基地。
据县文旅广体局相关负责人统计,2019年1至10月全县接待国内人数183.6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4.2亿元。其中刘洪景区接待人数130万人次。
如今,搭上张家界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快车,桑植县正深挖红色旅游等资源,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写好文旅融合发展文章,推动革命老区向红色旅游新高地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