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龚艳
“桑植慈善有张军,一心一意抓根本。为民服务忙出病,女儿出生不见人。妻儿梦里见亲人,泪水一行铸军魂。”这是桑植县人潮溪乡白石村的七旬老人樊金生对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张军一心为慈善写下的赞美之词。
今年39岁的张军是一名退伍军人,现在桑植县民政和民族宗教局工作,从事慈善事业已经有八个年头。
2017年,长沙银行在蹇家坡学校捐资45万实施“百千万”乡村学校改造工程,工程6月开工,要求9月竣工验收投入使用。时间紧,任务重,作为项目的负责人,张军吃在工地,住在工地,3个月时间,张军晒成了一个“黑”人,工程又好又快地完成了,300余名师生看在眼里,内心充满了感激。张军说:“我的目标只有一个,让长沙银行的仁爱心落到实处,让乡亲们的感恩心化为行动,让自己的事业心不辱慈善人这个光荣称号。”
2018年4月,张军得知慈善机构在桑植有一个治疗唇腭裂的项目,当时妻子待产,他安顿好妻子住进医院后,让年过六旬的母亲照料,自己一个星期开车跑完全县23个乡镇299个村进行宣传动员,采集到45名对象的真实数据。饿了就买碗方便面,腰椎间盘突出发作就吃颗止痛片。别人都劝他说:“你干工作不用像在部队里那样拼命,工作重要,身体更重要。”张军总是笑着回答:“我一直把自己当成一名军人。”正是由于他的忘我努力,45名唇腭裂对象得到了救助。
“提高政治站位,把握国家大势,认清工作重心,强化慈善理念,加强自身能力,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征程中,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新时代赋予慈善人的新使命。”这是张军写在工作日志本首页的一段话,也是他的工作理念。
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张军始终坚持在岗做实事,为民做好事。8年来,张军先后为桑植县29个敬老院、光荣院、社会福利院,12个困难家庭近3000人争取到价值48万元的净水机;为全县困难残疾人共争取到轮椅40辆、助行器5套;创新性建设慈善超市3家,使8000余贫困人口得到实惠;募集到慈善助学款30万元,解决82户精准扶贫户、重大疾病、困难残疾人家庭的子女考上大学但就学困难的问题。
(下转4版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