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成义 摄
本报记者 曾甲长 唐生英
1998年夏季,长江大堤九江段突然决口。
在那场惊心动魄、生死攸关的恶战中,用身体封堵滔滔洪水拯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众多子弟兵勇士中,他是其中的一个。
2017年10月,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嘹亮号角声吹响后,他又背起军用背包,到最困难的地方去,担当那个“冲锋在前”的扶贫攻坚干部。
张健全,一个开得了坦克、直升机,做得好纪检干部,又入得了村、做得好群众工作的共产党员,在张家界的大山深处留下了一串串动人的扶贫足迹,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背包书记”。
脱贫攻坚战 我不上谁上
2017年12月,已经有些微寒的张家界,永定区纪委决定派驻一名干部到合作桥乡八家村担任第一书记。
彼时的八家村,地处大山深处,不仅山高路远、贫穷落后,而且刚由原官峪村8个组、原北山村4个组和原八家村12个组合并而成,思想复杂,人心散乱。
去八家村当第一书记,是只有硬肩膀才能挑起来的重担子。这个任务传开后,很多人打了退堂鼓。
12月5日,任务最终落到了该区纪委驻区财政局纪检组副组长张健全身上。当天下午,接到任务的张健全一分钟都没耽搁,背着用了20多年的军用背包,一屁股坐上区纪委下乡的车就到了村里。军用背包里,就放了两件“法宝”:军用帐篷和水壶。
当了半辈子兵的张健全,已经做好了在八家村艰苦工作的准备。但来到村里时,他还是为村里的困难吃惊:
村里党员干部连间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用废弃小学教室改成的简易办公室,三张办公桌孤零零地躺在大教室中间,积满了灰尘;
因线路和变压器老化,村里电路经常跳闸,群众苦不堪言;10多公里的村道年久失修,坑坑洼洼过不了车,屡屡发生车祸;
由于缺水,一些老百姓家里只能用山沟里的积水烧茶做饭!一旦碰到干旱天气,只能满山里找水!
……
“这样的情况有多少?咱们八家村到底还有多少百姓喝不上干净水,走不了水泥路?用不上放心电?”张健全一边向村里的党员干部了解情况,一边背着自己的军用背包满山里跑,和群众谈心。
李庆才是村里的老支书,也是张健全第一个找上门谈心的对象。
“老百姓穷了太多年了,我们一定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不能再把我们身上的担子推给其他人了!”大冬天里,张健全的一席话打消了老李的疑虑,让他热泪盈眶。
围着木炭火,两人谈了3个多小时。
(下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