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生英
“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为何轻松被套取?退耕还林补贴被侵占,农户竟然毫不知情?低保乱象何时了?关停矿山环境污染遗留问题严重?市城区餐饮店、流动小摊贩的食品安全如何?脱贫攻坚中‘雁过拔毛式’腐败……”5年来,张家界市纪委监委运用《电视问政》作为公众参与监督的平台,剑指慵懒散,加强监督执纪问责,以问题倒逼责任落实,强化责任担当,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深受市民欢迎。
聚焦民生 电视问政创新监督渠道
“聚焦民生问政,维护百姓权益,增强群众获得感,守卫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是我们纪检监察人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袁美南说,《电视问政》是一种监督方式的创新,坚持以问题倒逼被问政单位改进工作、落实责任,助推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开展。
张家界市《电视问政面对面》于2014年4月8日开播,通过群众举报、记者调查、纪检监察收集、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等渠道,甄选出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再通过记者暗访,由特邀监督员进行点评,并通过VCR短片展现给观众。节目中设置了现场提问、嘉宾点评、观众参与、投票表决等环节,重点对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就履职履责、勤政廉政、公正执法等进行现场问政。
“市城区某农贸市场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环境卫生脏乱差、市场管理主体不明确、乡镇马路市场占道经营严重。”“桑植县在落实国家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的发放过程中,林业主管部门对补偿资金的监管不到位,公益林确权方式粗放、分配存在纠纷,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宣传不到位。”“武陵源区多所学校对于学生食堂财务管理不到位,食堂账目不规范,学生伙食费遭不同形式、不同程度挤占,食堂后勤管理不严、卫生情况差。”…… 五年来,一场场电视问政围绕民生,在脱贫攻坚、六城同创、污染防治、控违拆违、政务服务、市场监管、基础教育等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领域紧密开展。 (下转2版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