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19年10月10日

话说梅尧臣

□李康学

宋代之初的诗坛上,有一位大力提倡诗歌革新,并以自己创作的实践而奠定了宋诗一些特色的著名诗人,他就是梅尧臣。

梅尧臣是安徽宣州宣城人,其伯父梅询为朝廷侍读学士。梅尧臣“工为诗,以深远古淡为意,间出奇巧,初未为人所知。用询荫为河南主簿,钱惟演留守西京,特嗟赏之,为忘年交,引与酬倡,一府尽倾。欧阳修与为诗友,自以为不及。”(《宋史》卷四四三)这段正史记载说明,梅尧臣的诗在当时确实很有名,连大诗人欧阳修都觉得比不上他,可见梅尧臣的声誉是很高的。梅尧臣曾对人说:“凡诗,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矣,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笔也。”当时的文人都认为他所说的这番话是作诗的至理名言。由于晚唐五代的颓废文风影响,宋初的诗坛出现了西昆体诗为主的浮靡现象。西昆体是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三人所编《西昆酬唱集》一书而得名的,其中的作品都是宫廷侍臣、翰林学士们在为皇帝写制诰和修书之余相互唱和的诗,其特点是艳丽晦涩,内容贫乏。梅尧臣十分反对这种浮华的诗风,他主张诗歌要写实,要有寄兴:“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创作目的是为了“刺”与“美”。(《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这些意见与西昆体针锋相对,当时写诗的人都以为知音。后来西昆体的影响就渐被消除了。宋诗得到了健康的发展,这与梅尧臣的诗歌理论与实践分不开。

梅尧臣倡导诗歌革新的理论获得了世人好评,而他的诗歌作品也有不少佳作。比如:“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里胥扣我门,日夕苦煎促。感夏流潦多,白水高于屋。水既害我菽,蝗又食我粟。前月诏书来,生齿复板録,三丁籍一壮,恶使操弓韣。州符今又严,老吏持鞭扑。搜索稚与艾,唯存跛无目。田园敢怨嗟,父子各悲哭。南亩焉可事?买箭卖牛犊。愁气变久雨,铛缶空无粥。盲跛不能耕,死亡在迟速。我闻诚所慙,徒尔叨君禄。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田家语》)与此篇相呼应的另一篇《汝坟贫女》,亦同样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贫困生活现状,揭露了当朝统治者的残酷压迫。

梅尧臣还有一些优秀的写景诗。比如:“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鲁山山行》)这首诗风格继承了王维、孟浩然写山水诗的优秀传统,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特色。此外,梅尧臣还有一些感时伤怀,抒发幽愤的作品读来也很感人。总体来看,梅尧臣的诗开创了宋诗以新颖工巧取胜的新途径,但是其诗由于过于质朴,缺乏文采,艺术上有生硬及过分散文化的倾向。这是他的不足之处。

梅尧臣一生专志于写诗作文,但他在仕途上却极不得志,年轻时多次考进士不中,中年后经大臣屡荐,得宋仁宗召试,才赐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曾预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享年58岁。梅尧臣的作品,后人编有《宛陵集》,又名《梅圣俞全集》,共六十卷。关于他的为人及诗的影响,《宋史》中还有这样一段记载:“尧臣家贫,喜饮酒,贤士大夫多从之游,时载酒过门。善谈笑,与物无忤,诙嘲刺讥托于诗,晚益工。有人得西南夷布弓衣,其帜文乃尧臣诗也,名重于时如此。”在文字的传播并不发达的古代,梅尧臣的作品在士大夫中看重,又能如此深入传播到边远地方并为民众所喜爱,说明梅尧臣的影响在当时确实很大,即使到现在来评判宋初文人们的文学成就,我们也不能不提到梅尧臣,虽然他的作品以现在的眼光看,不是很出色,但他在历史上写诗的影响,却已足以奠定他在宋初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席地位。

--> 2019-10-10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22329.html 1 话说梅尧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