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19年10月03日

巧手“非遗”迎国庆 9月24日,志愿者(前右二)在指导女职工绣制心形荷包。 当日,浙江省慈溪市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为当地企业的女职工开设迎国庆“非遗”制作课堂,传授剪纸和刺绣等非遗技艺。女职工们制作出精美的手工艺品,为国庆献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欢度“中国农民丰收节” 近日,河北省南和县农民在农民趣味运动会上参加剥玉米比赛(无人机拍摄)。金秋时节,各地一派丰收景象,农民们满怀收获的喜悦,欢度“中国农民丰收节”。 新华社发(张驰 摄)

淄博非遗台湾巡展 9月21日,观众在台北市淄博非遗巡展现场参观。 当日,2019淄博非遗台湾巡展在台北举行。五音戏、传统剪纸、葫芦画等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淄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巡展中展出。 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依托油画产业打造文化名片 9月24日,一位来自黎川县油画创意产业园的画师在县城内写生。 近年来,江西省黎川县依托当地油画人才资源优势,全力打造集油画生产、培训、销售为一体的油画产业集群,获得“江西油画之乡”的美誉。 截至2019年8月初,黎川县油画创意产业园已入驻油画企业38家、画师近500名。此外,黎川县在全国各地从事油画产业的人员已超3000人,当地政府还将黎川油画装点于县城许多街道,将黎川油画打造成当地的文化名片。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把甲骨文“玩”出“表情”来 陈楠在位于清华大学的工作室内和团队成员一起讨论设计方案(9月24日摄)。 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时下流行的表情包,设计师陈楠将古老与新潮融合一体,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从1999年起,陈楠开始对甲骨文艺术设计的研究与创作。近20年间,他设计发表了大量关于甲骨文的设计作品,2017年首套甲骨设计字库正式上线,同时还把甲骨文设计成表情包、动画、贺卡、手机壳、丝巾等创意产品,带动了大量年轻人重新关注中国传统文化。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 2019-10-03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22107.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