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儿健
龙尾巴,村名也。为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协合乡辖。
此地以龙尾巴名,其由来已久矣!
据清道光三年修刊《永定县志.山川志》载:永定城东有青龙山,其山脉如龙,起伏迴环,绵延百十里,相连青岩山。据传:明永乐中青龙山旁建普光禅寺,某地理先生曾沿青龙山脉一路踏勘,得知此山脉直从永定城东龙头至子午台,至洞湾,至郑家坪,至古榔垭,至化龙岗,至杨家垭,至此地为尾也。因其为名。
龙尾巴为昔之青岩山之一隅,今之武陵源主景区之入口。其风光旖旎,地灵物华,气象万千。
余观龙尾巴乃“仙人坐台”之地也。其龙尾一山高矗,如龙之尾翼护卫其后,而前则有青峰环列,如僧群如凡众礼拜也。龙尾巴人逸居其台地间,受万峰拥戴,沐佛光仙露,采日月精华,其不如仙乎!
汉时有张氏名子房者,辞留侯而不仕,拒厚福而不享,寻赤松子而至此。遂以青峰为伴,以花草为食,隐居而至终老矣!留侯者,智人也。其能将后世交于此地,足见龙尾之异而异乎寻常者也!
明有乱世英雄名向大坤者,于四川兵败明将傅友德后,携至德、至道、至善三子“高蹈远引,游走湖南辰、常诸地”后,于龙尾巴之天子洲“吹角齐军,建邦立帝”。后虽被逼死于神堂湾,然其能选定以龙尾巴作为“天子之地”,足见此地之重而重乎于寻常者也!
古往今来,龙尾巴多有文人逸士者流到此访古觅胜,现龙尾巴奇山秀水间多存遗迹。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余受命编制水绕四门旅游开发规划,曾于龙尾巴客居月余。时余遍访龙尾巴之山川形胜,日读青峰,夜交古人;朝饮松竹之坠露兮,夕浴星月之银辉;眼观山花之烂漫兮,耳听百鸟之合鸣……余竟乐而忘返,记不清岁月几何也!
三十余年后,余受邀再上龙尾巴,但见其山水依旧而新村已不知南北矣!宽阔的马路穿村而过。宽阔的马路如一条民俗文化长廊,两旁有古风廊亭,有诗意园林,有处处文化石刻。村中农舍已全部实施风貌改造,其土墙青瓦,廊轩木格,尽显土家民居风情也。更有那家家客栈,或以留侯名,或以子房名,古朴而苍雅。客寓其间,感越千年而近古人也!
时逢盛世,国强而民富。龙尾巴人乘乡村振兴之东风,全力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而使古村变新颜也!
古梓传奇
龙尾巴又称梓木岗,盖因村中一古梓木而得其名也。相传明洪武年间李、邓二姓人家初居此地,曾为地界发生争执。后经友好协商达成一致,并由李、邓两家合栽此梓木一株以为界树。栽此木时,两家共出三百饼桐枯作基肥。后每年又合施土杂肥三百石,经百十年未曾间断。
此木得茁壮成长,其枝繁叶茂,势若参天。自栽下此木后,两姓人家和睦共处,亲如一族;且发人发家,物华而天宝也。龙尾巴子孙皆称此木为吉祥树!
此木经数百年而不衰。某年省林业厅某专家来龙尾巴考查,知此木高二十余米,周长七米余,年轮五百余,称其为湖南梓木王哩!
然则凡物皆有其寿,此木亦如是也。2017年春,古梓忽花开满树,秋后落下满地籽实。第二年,古梓树下长出了满地梓苗,而古梓却再没发芽……
古梓木寿终谢世。
遍地幼梓茁壮成长。
龙尾巴好运绵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