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运楚 永祥
近年来,桑植县依托丰富的山地资源,因势利导,合理开发,逐步将天然粽叶打造成边远山区脱贫和富民的新兴产业,粽叶年产量达800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1.37亿元,采摘粽叶的2.3万农户6万农民年人均增收1800多元,小粽叶成了桑植农民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桑植县委、县政府大胆运用“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免除林业费用,提供收购资金贷款,积极扶持集收购、加工、销售、出口于一体的康华、金桥、湘蓝、启文等多家粽叶开发公司,在五道水、河口、龙潭坪、官地坪等18个粽叶资源丰富的乡镇(场)建立起天然林粽叶原料供应基地26.15万亩,通过成片管理,分项分批采摘,使粽叶成为取之不竭的“金叶”。每年原料供应基地乡镇设立粽叶收购站,规范收购秩序,统一等级、质量和价值。每到秋冬时节,这18个乡镇共有6万农民参与粽叶采摘,最多时每人每天可摘100多公斤,收入400多元。
该县还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扩大厂房,新建冷冻储库,严格管理,打出保鲜粽叶和烘干粽叶两大品牌,逐渐推出了工艺粽叶、粽叶香粉、粽叶香精等10多个系列产品。小小粽叶成了“香饽饽”,产品热销全国25个省(市),并出口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康华等4家粽叶公司拥有厂房4万多平方米,安置600多名下岗职工和3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100余名残疾人上岗、3000余名农民从事粽叶加工工艺行列。年粽叶销售量均在8000吨以上,年销售总产值达1.37亿元,2019年还在陈家河、五道水、瑞塔铺、芙蓉桥、马合口等5个乡镇新增人工种植粽叶林面积9063亩,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4829人,粽叶的产量、产值双双成了桑植县脱贫攻坚新兴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