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11日,马合口白族乡的甄永祥正在自家养猪场里忙碌。一头头肥猪正在进食,长势喜人。
甄永祥曾在外务工,后来因突发事故致残,由此成了贫困户。“一直想自己发展养猪产业,苦于没有资金。”他告诉记者,2016年桑植农商银行马合口支行为他提供了3万元扶贫贷款,经过几年的发展,原来靠低保金度日的贫困户,变成了年收入十余万的小康之家。
金融是农民脱贫的血液,一直以来,桑植农商银行牢牢地把金融扶贫的社会责任扛在肩上,全力为贫困户解资金之“渴”。对贫困户的信贷申请,只要符合信贷准入门槛,一律简化手续、缩短流程、疏通“瓶颈”、限时办结,将信贷资金尽早送到贫困户手中。截至目前,像甄永祥一样享受到扶贫小额贷款的贫困户已达8960户,金额累计达3.32亿元。
支持产业发展,斩断穷根。桑植农商银行针对桑植茶叶、烟叶、蔬菜、大鲵、蜂蜜等特色产业资源丰富的特点,以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为切入点,以帮助贫困户获得可持续增收脱贫为落脚点,支持当地多家农业龙头企业,成功推广了“龙头企业+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等模式。目前,已创建产业扶贫扶贫贷款示范点5个、扶贫再贷款示范点4个,投放扶贫信贷资金6941万元,带动7780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依托“互联网+”,桑植农商银行通过设立各类服务站、服务点,布放各类电子化金融服务机具,进一步优化移动支付渠道,延伸金融扶贫的广度和深度,着力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农村居民销售不出村、购物不出村、缴费不出村、金融服务不出村的目标。目前,已设立贫困村金融扶贫服务站84个,贫困村助农取款服务站68个,布放助农金融服务终端、ATM、CRS、POS等自助机具布放495台,乡镇覆盖率达100%。同时,还积极争取涉农代发项目,不断扩展代收服务和代理项目范围。截止目前,累计代理新农保、新农合等各类涉农补贴项目162个,累计发放惠农资金19.56亿元。 (本报记者 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