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曾甲长 李成义
【新闻背景】
5月25日上午,汪小石阴文书画作品展示暨公益捐赠活动在永定区教字垭镇龙洞湖村举行,活动吸引了全市诸多书法、绘画及摄影爱好者前来观展。现年95岁的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家、阴文书画第一人汪小石介绍了阴文书画创作经历及特点,并展示了阴文书画的创作技巧。他还捐赠了自己的两幅书法作品,作品拟于6月15日在邵阳商会与诸甲亭助学会联合举行的慈善公益拍卖活动中进行拍卖,拍卖所得将全部作为助学善款资助邵阳县诸甲亭学校的贫困学生。在活动现场,记者就阴文书画的特征、传承等问题采访了汪小石。
记者:您的阴文书画被誉为当代书画的一绝,请您介绍一下阴文书画的主要特征。
汪小石:阴文书画就是空心词书画,比如刻印章有凹凸两种,凸出来的叫阳文,凹进去的叫阴文。凡是阴文,都有两个边,要进行双钩外填。阴文书画最难的地方,是把这个字造型要造好,再来填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双钩外填。
记者:您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创作阴文书画?
汪小石:我从小学习书法,打下了很好的书法基础。中学时期,我做过中学学生会刊物的编辑,后来又继续写书法、画国画。退休之后,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唐太宗时期,群臣临摹王羲之《兰亭集序》,故事里冯承素所用的双钩笔法是把墨内填,内填后和实体字一模一样。当时看到这里,我就想到要不要搞个双钩外填,为中国的书法创新一个门类。但是我失败过若干次,把墨涂厚了,三五个月以后,作品拿出来纸张就分裂了。后来,我试过很多次,通过用最细的笔法填补空白处,使墨与墨交叉,纸张不起褶皱。虽然这样花的时间长一些,但作品就不会成为废品了。
记者:阴文书画在当今中国书画界具有怎样的影响?作为创始人,您怎么看待它的影响、传承与发扬?
汪小石:我创作阴文书画的过程有十多年,最后成功了,在国内引起了震撼。我曾把开创阴文书画的这个想法和启功老先生讲了,他鼓励我,说要好好努力地去做。
现在阴文书画在国内的影响挺大,但关于阴文书画的传承与发扬是我的一个心病。我在江西曾想将它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缺乏团队没有申遗成功。到张家界后,我很想完成这个愿望。
记者:您为什么选择到张家界来养老?对张家界山水有什么评价?
汪小石:我非常感谢张家界,张家界是我心目中的人间天堂。张家界空气清新,风景优美,山好水好人也好。张家界的父老乡亲待人非常敦厚。我心里面对张家界很喜欢。
28年前,我第一次来张家界,那个时候国家刚刚开发张家界,来张家界写生,写生后,我还画了一幅作品,叫《山青青水明明,武陵美景世难寻》。
记者:您是阴文书画的创始人,到张家界后,您有什么心愿跟大家讲讲?
汪小石:我年龄大了,希望传承好我的书画,能在张家界收徒。收徒的人选首先要有理想,其次这个人要有毅力。阴文书画的技法是很讲究的,有一套自己的体系。所以想要学阴文书法的人,如果不是我徒弟的话,一定做不成。这里面有诀窍,他短时间内是摸索不到一些细腻技巧的。比如用笔,就涉及到用气,这个过程中必须慢慢琢磨。
张家界的文化事业在迅速发展,我想在张家界建立一个汪小石工作室或者汪小石书画院,传承阴文书画。有了团队之后,还可以在张家界完成申遗相关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