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9年3月22日,贺龙同志诞辰123周年。贺龙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他戎马一生,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在他的故里桑植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流传着许多有关他的英雄故事……
□幸电安
“您好,我是73021部队的宣传干事!”
去年冬,正在紧张筹备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历史陈列开展之际,接到万里之遥的杭州来电。
“我们是元帅贺龙亲手创建的部队,我们的根在桑植,我们寻根小组很想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的开馆仪式!”
电话的那端,话语亲切,表述诚恳。久违的亲人要回桑植了,回贺龙元帅的故乡。
故里桑植,元帅贺龙。1896年3月22日,贺龙诞生在洪家关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三年私塾后,辍学种田。14岁那年,借来一匹花脚麻骡,走向广阔的社会。18岁时,加入中华革命党,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民主革命。随后,刀劈盐税局,编入护国军,参加护国、护法、北伐战争,一路征战,一路前行,31岁时,升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
1927年夏天,贺龙坚定地站在人民一边,率领国民革命军第20军,离开武汉,途经九江,奔赴南昌。7月28日,中共南昌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抵达国民革命军第20军指挥部,任命贺龙为南昌起义总指挥。不是共产党员的贺龙坚定地回答:“党要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途中失利后,贺龙辗转香港抵达上海,从上海经武汉等地,回到桑植。1928年春,聚集3000人,在永安桥头组建工农革命军,发动桑植起义,建立革命政权。贺龙率领从桑植3000儿女聚集起来的红4军,开辟湘鄂边苏区,成立红2军团,发展湘鄂西苏区,壮大湘鄂川黔根据地,从桑植出发,开始长征。
这支英勇的部队,翻雪山,过草地,奔赴抗日前线,征战大西北,参加抗美援朝。如今,正驻扎在杭州。
从桑植出发长征83周年之际,红二方面军后代代表回到了桑植,从杭州深夜起飞的73021部队寻根小组回到了桑植,回到了贺龙元帅生前魂牵梦绕的故里桑植。
2018年11月19日,红二方面军后代代表、73021部队寻根小组、社会各界代表等,与老区群众齐聚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前,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共同聆听贺龙元帅当年誓师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人民群众支援红军尽了最大的努力。可是,这里山多、田少,加上敌人烧杀掠抢,养不了我们这两万人的红军喽!所以,我们要从内线转到外线,打到敌人后方去。”
当天,各界代表、老区群众两万多人,走进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从“木黄会师”、“湘西攻势”、“壮大湘鄂川黔根据地”、“长征从桑植出发”、“甘孜会师”、“将台堡大会师”6个部分,深切感悟红二方面军的光辉业绩。红二方面军后代、党史专家、73021部队寻根小组和老区机关干部、群众等99名代表,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历史研讨会。寻根小组在研讨会上,深情地回顾了这支部队当年在洪家关成立,从桑植出发,历尽艰险,走进新时代的艰辛而又光荣的历程。
“亲人们,我们回来了,我们回到了贺老总的家乡,我们回家了!”
寻根小组的发言,再次把我们带回那段峥嵘岁月。
1928年春,桑植起义后,攻占县城,遭遇国民党军的围攻,几次战斗失利。7月,贺龙收集失散队伍,在罗峪整编。此时此刻,贺龙感觉到:“这支部队,就像手里抓的一把沙子,手一松,沙子就散了!”怎么办?设立党代表,建立党支部,发展党员,凝心聚力,发挥骨干核心作用。8月1日,部队在罗峪整编后,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按照指示,1500人东出石门,支持南乡暴动,参谋长牺牲了,一师师长牺牲了,贺龙率领200人的余部来到桑植和鹤峰交界的堰垭一带大山之中。时已初冬,天气寒冷,部队处在高寒山区,仍然身穿单衣,贺龙也没有可换的衣裳。部队缺粮少衣,生活极其艰难。一些人悄悄走了,部队减员到100多人,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了。危急时刻,贺龙的大姐贺英带着一批粮食、棉花、衣服、药材和子弹赶来了。贺英说:“你搞的是共产党,你组织起的队伍,就要发展党员、团员,要他们懂得革命道理,这才能打不垮、拖不烂嘛!如果不让他们懂得革命道理,哪能稳得住?”几十年后,贺龙回忆到:“我们召集在一起,找我姐姐谈。我姐姐说要好好整顿队伍,就整了三个月,共编成9个班,每个班都有党员、团员。”在整顿中,遣散年老体弱和政治上不坚定的人,部队仅剩91个人、72条枪。此时,这91个人形成了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了坚定的信念,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一心革命,一心为工农翻身解放。从此,红4军便成了一支拖不烂打不垮的人民武装。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那年“八一”之夜,你在南昌城头打响第一枪,扳机扣动,年轻的共产党震撼世界。从此,你的信念坚如磐石,一心向党,矢志不渝。”吟诵着这节诗歌,寻根小组站在贺龙纪念馆那尊伟岸的贺龙铜像前,脱帽,鞠躬,热泪盈眶。
“你是坚守到最后的那一个,长征途中,你目送最后一批部队北上之后,孤军挺进茫茫草地,默默担起‘铁流后卫’……你是党和人民最需要的那一个,陕北告急,党中央危机,你高呼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吟诵着这节诗歌,寻根小组在贺龙元帅生平业绩陈列的展厅中,回顾着信仰、忠诚、战斗、作风、纪律、奉献,瞻仰一支老红军部队的精神坐标。
寻根之旅,根在桑植,根在贺龙元帅的故里桑植,寻的是荣光,是传统,更是初心。
初心之旅,穿越时空,解码生生不息的红色传统,探寻永不磨灭的精神内核!
(作者系贺龙纪念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