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回乡创业的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黎芳,从慈利县委人才办顺利领取了人才公寓“金钥匙”。去年,该县在全市率先建设了36套人才公寓,目前已有9人住进了人才公寓。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人才强县”战略,慈利县目前共有各类人才1.6万余人,形成了人才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模式。
慈利县把人才作为发展“第一资源”,明确提出“抓发展必须抓人才,抓人才就是抓发展”,不仅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县委常委联系服务高层次优秀人才制度,全县11名县委常委分别联系22名高层次人才,还建立健全了人才工作发展机制,制定出台了《慈利县人才引进培养管理办法》《慈利县人才公寓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将人才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和党组织负责人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内容。同时,坚持“足额预算,全力保障”的原则,将全县人才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保证人才工作有钱办事。
该县全面推进科技人才贫困村覆盖工程,大力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积极选优配强科技副乡镇长,着力培育壮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全县134个贫困村和12个深度贫困乡镇科技人才覆盖率达100%。截至目前,全县共有乡土人才(科技示范户)2516户;有正高职称专业人才18人、副高职称750人、中级职称4362人。全县共有各类人才1.6万余人。
在引才、留才的基础上,该县还高度重视提升人才质量。近3年来,该县共培训旅游从业人员3220人次、教师6859人次、医务人员724人次、农业科技人才15.8万人次。 (本报记者 宋世秀
通讯员 吴宗华 王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