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蓄势·腾飞 ——张家界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21年12月06日  来源:张家界日报

张家界日报记者 邵颖 摄

张家界荷花机场。 张家界日报记者 邵颖 摄

张家界市城区景观。 张家界日报记者 胡卫衡 摄

张家界日报记者 王姣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从偏远“小山城”到知名“国际张”,从断腿“烂泥湾”到立体“路铁空”,从遍山“无人区”到小型“联合国”……一直在奔跑的张家界,创造了无数奇迹。

今天的张家界,世人瞩目。明天的张家界,值得期待。

“明珠”闪耀:高质量发展“成色足”

霜降过,已深秋。被桂花香气包裹的张家界,苍绿大地到处一派生机勃勃。

最初的张家界,应绝版自然风光而生,却“养在深闺人未识”。走过而立之年,张家界终于 “闻名天下知”。

记忆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小路,被双向四车道的滨水环线和四季有景的滨河风光带替代;拥堵老旧的交叉路口架起了立体环绕的高架桥,城市骨架不断拉伸;组团式、差异化发展的城市片区新版图已然成型,市中心城区建成面积增加到35.5平方公里;安慈高速、黔张常铁路、张吉怀高铁等一批出市入境大通道正在建成,立体大交通格局逐步完善……

这就是张家界,一湾碧水绕城,高楼鳞次栉比,四季花朵摇曳生姿,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水草丰美、木桥蜿蜒的公园如春笋般绽放在城市的版图上。绝版的自然风景、精致的城市风光、古老的历史文化、特色的民族美食,在这方土地相互缠绕交融。

告别穷山恶水,张家界农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力实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农村公路4832公里、安防工程3640公里,完成电网改造881个村,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70.74万人,改造农村危房28550户、农村卫生厕所8015户;建成高标准农田40.47万亩。成功创建省级以上文明村镇1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35个,乡村成为人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大鲵、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五大农业特色产业取得明显成效,粮食产量实现“十五连增”,新增魅力湘西、康华、金鲵3个中国驰名商标和张家界莓茶、桑植白茶等7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百姓收入也随着传统产业发展不断提升。

秋天的风拂过田野,刚刚收割的梯田轮廓清晰。蜿蜒而又平坦的水泥路探进一户农家,门口的石榴树硕果累累。树下的小院清新整洁,劳作而归的农人正在打盹,只有不知名的黄狗吠叫了几声。

这就是张家界,似只有画里才描绘的画面,真实的在张家界一个又一个乡村里出现。

花大力气建设“三区一园”,市经开区创建为省级高新区; “坚持项目为王”,以 “高大上” 项目催生 “高大上” 产业,2018至2020年,每年签约重大招商项目50个以上,合同引资额600亿元以上;2020年10月前引进了三类500强企业4家……

一土一木相续,一砖一瓦累积,张家界始终披荆斩棘,镌刻下众多的探索印记。近五年来,张家界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8%,其中前四年年均增长8%,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加到28151元、11538元。

如今,张家界早已不再是落后偏僻的边界小山城,而是镶嵌在武陵山片区城市群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龙头”高昂:迈向“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

从1988年 “旅游立市”,到1994年提出“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到2017年张家进一步提出“对标提质 旅游强市”战略、确立“在‘锦绣潇湘’全域旅游基地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的目标,再到2021年吹响迈向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号角”,旅游始终贯穿张家界发展的主线。

33年来,张家界先行先试,沿着“旅游立市、旅游兴市、旅游强市”的道路奋勇探索、砥砺前行。致力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市场开拓,打响品牌、打造精品,先后获得中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世界“张家界地貌”命名地、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中国首批5A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6张“烫金名片”,使张家界旅游在中国旅游发展史上异军突起。

这是一条艰苦的创业之路,没有基础,也没有借鉴。凭着“天赋”和改革创新,张家界一路摸索,一路前行。

坚持高起点规划,形成“三星拱月、月照三星”旅游空间格局,打造“一核四极多点”的旅游空间布局,国家等级景区景点增加到26个,红色旅游路线列入全国30条精品旅游路线。

坚持对标提质,全省全域旅游基地龙头地位更加巩固。武陵源区、永定区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6-2019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次连续突破6000万、7000万、8000万大关,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9.55%。

坚持高标准供给旅游产品,张家界旅游版本不断升级。从“白天看山头,晚上抱枕头”的传统观光旅游目的地旅游1.0版本,到“白天看风景,晚上看大戏”文旅融合大放异彩旅游2.0版本,再到“商、养、学、闲、情、奇”旅游新要素全域发展“旅游+”3.0版本,生态游、乡村游、养生游、文化游风生水起,张家界“旅游+”乘数效应不断放大。

坚持高水平开展旅游营销,成功承办丝绸之路工商领导人(张家界)峰会等国际性会议,世界翼装飞行、国际旅游诗歌节等品牌活动“绑定”张家界,有温度、有担当、有内涵的“国际张”名号也越来越响。

围绕“旅游”这个支点,张家界实现支柱产业的三级跳,完成一二三的融合发展,一改建市之初“小、散、弱”的产业现状,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完善,藏富于民的旅游产业也成为助推张家界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

“把张家界加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4月初,张家界重新为“十四五”期间的旅游发展锚定方向。这源于以旅游立市的决心,源于产业蓬勃发展的底气,更源于对旅游发展变化趋势的清醒认识。

“把旅游放在‘三高四新’战略中去谋划,加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张家界市委书记刘革安表示,张家界将以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更高站位,科学应变,推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张家界旅游在全球的竞争能力。

人民至上:民生福祉更有“质感”

“生活惬意又不失冲劲,工作努力又不慌张,这是别的城市不能给我的。”市民王女士不在这里长大,却深深爱上张家界。

陶醉在张家界美好生活里的,不只王女士一人。你看那欢快舞动的老人,你看那快乐嬉戏的孩童,你看那手捧丰收的乡亲,你看放肆奔跑的少年,你看努力奋斗的人们,就是张家界人民“遇见”幸福最好的见证。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朝着这个目标,张家界勇往直前。

底气满满打赢脱贫攻坚战。两区两县全部摘帽,35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完成易地扶贫搬迁9644户34698人,累计脱贫249163人,成功打造了旅游扶贫“张家界模式”。

民生的难点、痛点,就是改革的着力点、工作的关键点和发展的落脚点。近五年来,张家界市先后投入410亿元完成150件省市重点民生实事,成功迎战史上最强降雨侵袭,正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得到广大群众点赞。

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从市本级到区县乡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对贫困村学校进行标准化改造,配齐教师队伍,落实补助待遇,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改革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

人民期盼有稳定的工作。全市上下加强就业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得到有效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出台进一步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政策,开展多种形式职业培训。新增城镇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

人民期盼有更好的医疗水平。张家界市率先在全省启动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村卫生室“空白村”全部清零。

人民期盼有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全市实现了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城乡全覆盖、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完成了一个乡镇一所敬老院的目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六连增”。

人民期盼更和谐的生活环境。网格化管理,“三调联动”,文明城市创建,“平安张家界”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逐步形成,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安全生产优秀市州,连续3次捧得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连续4届16年被中央综治委评委“全国社会管理(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

下班沿着流淌的澧水河来一场慢跑,上班路上顺便将秋日的清晨收入眼中,奔跑的张家界人越来越心悦自己的城市。

“绿色”崛起:“两山”理论的“精彩样本”

张家界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生态保护史。

2004年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为全国首创,2016年出台全省首部市州出台的城镇绿化条例,2017年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

森林覆盖率排名全省第一,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全省前列,地表水水质全部达到二类以上标准。

生态是张家界的底色和生命,任何时候,张家界始终坚持深入贯彻中央、省委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精神,把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当成一种使命担当。

一届又一届张家界的决策者挑起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任,大力实施碧水守护、蓝天保卫、净土攻坚、大地增绿、城乡洁净“五大行动”,扎实整改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

退耕还林、矿山整治、砂厂治理、垃圾填埋、畜禽粪便污染、河道清理、建筑扬尘、污水直排、油烟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扰民等一个个关于水、大气、土壤、生态、重金属、垃圾、噪声、油烟、扬尘等环境保护问题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一场场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先后打响。

武陵源核心景区生态移民搬迁、违建别墅整治、禁捕退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等工作成效明显,大鲵自然保护区水电站关停退出成为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标志性战役之一。

朋友圈里晒“张家界蓝”“澧水绿”,成为张家界人最得意的时刻。

游走城市的任何角落,随手一拍就有能做屏保的景色,这是我们向全世界炫耀的资本,也是张家界人民口中引以为豪的“国际范儿”。

近年来,张家界市扎实推进“生态绿色张家界”,建成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118个、省级绿色村庄269个,慈利县、桑植县获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永定区、武陵源区分别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我市获评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2019美丽山水城市”。

10月25日,张家界市全面启动实施林长制,把全面加强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作为工作重点,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再添注脚。

深秋的午后,登望城坡向市区远眺,一幅绿水青山、蓝天白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画卷映入眼帘,厚积薄发的张家界,正以国际化视野,全力做好关停并转、节能降耗的“减法”,学会生态修复与补偿的“加法”,探索生态经济、新兴产业的“乘法”,护山、护水、护河、护林、护草、护地、护天,释放它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