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道理 摄
秋色惹醉,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我市武陵源旅游业也按下“重启键”。9月8日,记者一行走进武陵源核心景区多地发现,各个景区正在有序复苏开放,越来越多的游客也纷纷走出家门,来此享受武陵源秋色。
“一直听说张家界美得犹如仙境,来了之后果然如此,百闻不如一见啊!”“这里的山真的都是一根一根的,来了就不想离开!”记者一行从武陵源标志门进入,在天子山、袁家界、十里画廊、水绕四门等景区看到,这个季节的武陵源景区内层林尽染,秋意渐浓,仿佛已从水墨画逐渐变身成浓墨重彩的油画,不少外地游客面对如画秋景赞叹不已,纷纷拿出手机和身后的景色合影留恋。
在天子山索道站,记者看到,检票口配备了一台人脸识别体温检测仪。游客需先打开健康码对准仪器屏幕下方的扫码口,识别身份信息,根据机器提示将脸对准屏幕上的线条区进行体温测量,一切合格后方可通行。而原先可承载8人的索道车厢现在已经限制为4人,工作人员会提醒游客在车厢内必须佩戴好口罩。
“在疫情防控暂停业期间,由于索道的特殊性,我们仍然会每天进行两小时的运行作业,以此保证索道的顺畅和耐用性,定期检查也照常进行,并且在恢复开业前做了一次全面的重新检修。”湖南武陵源索道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异星介绍。
许异星告诉记者,景区恢复开放后,公司每天都安排有专业的团队对售票口、检票口、车厢等人群聚集场所进行彻底消杀,特别是封闭状态的索道车厢,每天下午停止营业后都要进行细致全面的消杀。通常一辆车厢需要工作人员相互配合,一边用水枪对车厢外部进行冲洗,一边安排工作人员进入车厢内擦拭。
在十里画廊景区,游客们乘坐的观光电车也进行每趟一消毒,景区负责人介绍,他们已制定了防控工作方案及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处置流程,观光电车采取分散乘坐的方式控制乘坐人数,并鼓励支持游客线上支付等。
随后,记者又来到“中国最美旅游溶洞”黄龙洞景区的生态广场上,五彩斑斓、美不胜收的田园风光令往来游人流连忘返,纷纷在此拍摄短视频,打卡留念。
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敏介绍,恢复放开后每日都会对售票口、码头、游船、洗手间和垃圾桶等进行消杀,“我们现在坚持洞内人数每批次不超过30人,每趟之间隔开半小时,为客人佩戴无线耳麦,做到无接触式讲解。”
景区复工同时也给景区带来新挑战和新思考,对此,谢敏给了她的思路:“我们现在正在加大景区内优质产品的产出,例如开设非遗工坊等项目,从单纯的观光式旅游向休闲度假式旅游转型。”
“景区内的各项疫情防控工作都做得十分完善、有序到位,我们在张家界玩得很安心、放心。”湖南常德游客叶秋人说。
一位来自四川的游客在《阿凡达》悬浮山原型乾坤柱前表示,这个季节选择出游张家界真是来对了,不仅风景超美、气候宜人,而且价格实惠,关键是游客不是很多,旅行质量能得到充分保证。
据了解,武陵源核心景区于8月27日恢复开放,黄龙洞、宝峰湖景区于9月1日恢复开放。9月4日,张家界市武陵源核心景区接待一次进山游客近2000人,与景区恢复开放首日相比大幅增长。9月底前,武陵源所有景区景点(含旅游交通工具)对全国游客均实行门票半价优惠。
(本报记者 宋美慧 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