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写在街市中的答卷 ——张家界市环卫处工作纪实 2018年11月10日  来源:张家界日报

职工运动会现场

环卫车辆演练

本报通讯员 向巍

当你漫步在中心城区的大街小巷,看到的是干净的道路、整洁的市容……处处可见的美丽风景,不仅是张家界市扎实推进“六城同创”的真实写照,更是环卫工人巧手装扮城市的可喜华章。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城管局的直接带领下,2013年以来,张家界市环卫处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这一主旋律,扎实推进环境卫生管理模式创新和环卫工作精细化作业。2014年,张家界市被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评为“中国十佳最干净城市”。

■加强党建工作,激发队伍活力

推动城市进步,离不开环卫工人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市环卫处把党建工作与环卫发展、群众需求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支吃得了苦、乐于奉献的“钢铁”队伍。

健全了党建各项制度,按照“九个一”的标准,规范化建设了党员活动室,成立4个党小组,定期开展“党员主题活动日”,还组织全体党员前往韶山接受红色教育,赴十八洞村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加强队伍建设,开展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活动,从学习、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全力治荒、治僵、治懒、治散。

同时从细微处着手,将干部职工的冷暖时刻挂在心头,市环卫处逐年按照市相关文件精神及时对编外聘用人员的工资进行调整。特别是从2009年1月开始,对436名编外聘用人员及新进人员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每年将社保金纳入财政预算。2016年,为548名环卫工人办理免费公交车爱心卡,使环卫工人出行享受便利。

积极落实湘政办发[2015]107号文件相关规定,从2017年1月份起,环卫职工防尘津贴由5元/天上涨到10元/天,编外聘用人员工资在张家界市最低工资标准基础上上浮10%。每年还对大病和生活困难职工及时给予慰问,开展“金秋助学”行动,提高职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为每名一线员工量身订工作服,提升环卫队伍整体形象。设立了42个环卫职工休息室,使一线职工有了遮风避雨的场所。

还通过开展评先评优活动,每年评选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城市美容师、先进工作者、文明家庭和学习型标兵,在单位内部形成了比、学、赶、超、帮的浓厚氛围;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先后组织开展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交通安全法规》、《档案法》、特种车作业等各种讲座培训,激发了环卫工人的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

■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内部活力

实践证明,一个好的环境需要一套体系的支撑。这些年,市环卫处苦练内功,用制度约束人,用机制鼓励人,以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符合张家界市情的环卫管理路径。

制定并完善了“十六个作业标准”,即设备设施维修、垃圾清运、道路普扫、道路(含夜市)保洁、果壳箱清掏及保洁、人行道及路沿石冲洗、河堤、护坡卫生保洁、澧水河面等十六个作业标准,环卫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标准化。

为确保各项标准落到实处,出台了“综合考核办法”,严格落实考评制度,不断充实考核队伍,专门组建了三个督查考核小组,分别对道路洗扫保洁、垃圾清运、站厕管理和水上管理实行量化考核,真正实现督查无盲点,检查有记录,处罚有依据,整改有复查,奖惩有兑现,体现了奖勤罚懒,极大地提高了环卫工人的整体积极性。

实施生活垃圾处理费随水伴收工作。2017年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调整征收方式和收费标准工作,经过多地考察学习、广泛征求意见、开展成本监审、举行价格听证会等流程,最终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为走出环卫管理“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窘境,市环卫处积极探索环卫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重心下移、管干分离、市场化运作的原则,2014年以来,先后对永定、崇文、大庸桥等范围内约130万平方米的主次干道清扫保洁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实行市场化作业。2015年9月,将城区垃圾清运工作全面推向市场化。2018年8月,完成了水上作业市场化运作。市环卫处根据合同进行作业质量监管,改变了我市环卫“单打独斗”工作模式,使环卫作业迈上了良性发展轨道。

■实行精细管理,提升市容环境质量

随着张家界城市由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的转变,现在摆在张家界市环卫处面前的,是356.5万平方米的城市道路、359.2万平方米的河道、35.73万平方米的河堤护坡的保洁,是49座垃圾收集站、42座公厕、2000多个果皮箱的管理,是每天300多吨垃圾的清运处理。

实行“水陆空”立体作业。包括市场化公司在内的市城区近千名环卫工人每天分布在各个区域。在水上,2014年组建了水上环卫所,将长期处于环卫盲区的澧水城区段水面纳入管理范围,使原来漂有水草和垃圾的澧水河变得清亮明净。同时对24个城区排污口安装了垃圾拦截设施,从源头上解决了澧水河城市段垃圾直排入河带来的水污染问题。

在地上,不断探索作业模式,从2014年起,以洗街道代替扫街,全面推行“三道冲洗、三道机扫、两次普扫、全天保洁”的“3321”工作法,每天组织600多名环卫工人,出动洒水车、机扫车、高压冲洗车共计98辆,实现了市城区主干道清扫保洁精细化作业。

在空中,对于机械无法触及的果皮箱、公交站台、桥梁护栏等公共市政设施,先利用高压水枪进行保洁,再用抹布等工具进行抹擦,确保果皮箱、垃圾桶干净整洁,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清新的市容环境。

抓好站厕管理提质行动。2013年,取消了公厕收费,将站厕值守人员全部纳入环卫处管理。现在每座站厕都安排专人值守,并做到制度上墙、督查日志上墙,垃圾站合理配备除臭设备,努力做到站厕内外干净整洁无异味,切实提高为民服务功能。

开展垃圾死角清理行动。将垃圾死角清理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每天安排专人对辖区范围内垃圾死角进行监管,确保城区主次干道可视范围内无垃圾死角、无白色垃圾。

实施生活垃圾规范化清运。2013年以来,先后取缔了市城区200多处敞开式垃圾斗和非密闭垃圾收集点,用新型环保垃圾桶和露天地埋式压缩站取代。同时随着自卸式压缩垃圾车全封闭清运模式的开启,杜绝了垃圾在清运过程中的抛、洒、滴、漏现象,全面实现了市城区310处垃圾点和1125个环保桶的日产日清。

■优化项目建设,提升为民服务功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环境卫生工作,离不开好的“装备”和基础配套设施。

推进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建设。自2013年以来,在原有基础上新建垃圾站10座,公厕5座,特别是2017年以来,根据创国卫三年行动计划要求,计划三年内所有垃圾站和公厕提质改造,并新建站厕30座。今后无论是改造后的站厕还是新建站厕在设计上都将实现“一厕一品、一厕一景”,从而达到提高城市品位的目的。

添置果皮箱。每年不断对破损的果皮箱进行更换,从2013年以来,先后不断添置了2500多个果皮箱,解决了市城区果皮箱不足、分布不均的问题。

清运和道路作业车辆配置不断完善。2013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约1500万元,添置垃圾压缩车1台、小型高压冲洗车12台、大型冲洗车12台,机扫车13台,快速保洁车20台、生产检查车9台,水上打捞船5艘、不锈钢斗车88台。改善了环卫装备条件,环卫道路机械化作业率从30%提高到75%。

实行环卫作业车辆信息化管理。2014年,市环卫处建立了环卫车辆信息化监管平台,对所有环卫作业特种车辆分别安装了GPS定位系统,2018年还安装了油料监测系统,使车辆作业情况集中于一张电子地图上,能够及时掌握车辆所处方位、行走路线、运行速度和油料消耗情况,进行智能化管理,大大提升了环卫作业效率。

2017年,对三望坡垃圾填埋场进行封场,促进周边居民环境大改善,使“垃圾山”变绿地公园。

组织的关怀,文化的滋润,带来的是团队力量的凝聚。2011年以来,张家界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妇女创先争优先进集体”、“湖南省文明交通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涌现出了全国“最美家庭”王银玉、“省部级劳模”杨春娥、湖南省“最美青工”童朝阳等多名先进典型……

环卫人用他们的责任和担当,锤炼了自己,扮靓了城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张家界市环卫处将不忘初心,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对标提质,继续书写新的答卷!

(本版图片由市环卫处提供)